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52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中国现代新文学作家对孔子的讨伐几乎众口一词 ,但林语堂却对孔子颇有好感 ,且有心悦诚服之意。这缘于林语堂对孔子独特的理解 ,即生活的视点 ,幽默的境界 ,以及孔子谈话的文体等诸多方面对林语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林丹与谌龙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前场、中场、后场、主动得失分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的发球技术较为单一;两人在前场网前主要运用搓放球与挑球技术;中场技术主要运用平抽平挡技术;后场技术主要运用正手吊球和杀球技术;双方主动得分方式是杀球技术;三局比赛中,林丹主动失分呈"V"型,谌龙主动失分呈逐渐上升趋势;整体上看,林丹发挥更稳定,全场比赛主动失分低于谌龙。  相似文献   
193.
林章是明代后期福州文人群体中的一员,是晋安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诗作在当时已经得到广泛赞誉。作为一个传奇式文人,坎壈多难的经历和磊落嶔奇的个性,使他在学唐宗唐的诗风中能有所超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酸楚凄惋、沉雄悲壮的诗风。勾勒描画林章其人、整理评价其作品,可作后世为人为文的有益借鉴,可借以窥福州地域文学发展之一隅。  相似文献   
194.
林斤澜和汪曾祺以不同的美学风格而闻名,然而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看,他们的小城作品却表现出共同的价值取向:都关注自然和女性的同一性,都批判女性"他者化"的现象,都企图构建一种女性与自然、女性与男性的新型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95.
《红楼梦》中的林红玉,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在爱情上,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经营者。她积极表现,得到了凤姐非同一般的器重。她精心设计,成就了她与贾芸的木石姻缘。她的经营智慧及她性格中的很多元素都超越了同时代的人,都具有穿越时空的现代性,值得当下的我们思索和学习。  相似文献   
196.
详尽分析北宋中期的山水画家郭熙《林泉高致》绘画创作,认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涉及了山水画创作的一系列问题,其中最能体现其绘画创作思想的是对于画家在创作实践中的审美心境、创作态度、山水画取材,以及笔墨运用等问题的提出与阐述.指出郭熙的绘画创作思想对今天的中国画创作与发展而言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7.
林纾译文《块肉余生述》展现了文学翻译不可避免会受到译者自身文学理念影响的范例。通过对《块肉余生述》的分析,我们发现,林纾的增、删、改译,并不仅仅是由于其"不审西文"造成的讹误,更多的是译者在传统文学理念的影响下进行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翻译策略选择的结果。而林译本相对原著在字数上的急剧缩水,也不仅仅得益于文言的简练,其文学理念选择下的删减和删除也是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98.
林则徐一生与书有关的实践活动可分为读书、藏书、用书、译书,这位近代中国历史上“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少年时期的家庭环境促使其养成了坚毅向上的品德及读书爱书的情结,鳌峰书院的教育形成他经世致用的人生观和海纳百川的胸怀,并奠定了其出仕后藏书、用书的习惯.在探索西方事务过程中,林则徐成为我国近代介绍西方图书馆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99.
林伦伦著《新词语漫话》一书具有敏锐性、学术性、可读性、本土性、实用性诸特点,是一部在网络新词语的“语言狂欢”中寻幽探胜之作。  相似文献   
200.
黄斐 《嘉应学院学报》2014,32(10):73-77
林徽因作为一位著名的建筑学家与文学家,所出之译文寥寥无几。近来,因辽教版林徽因所译《夜莺与玫瑰》为伪书一事令其翻译之作备受关注。然而,译者所译作品深受对策论的影响,其标准不同而所译策略自然各异。林徽因所推崇"诚实"之准绳,为区别辽教版与四川出版社的两译提供了较为可靠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