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1346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5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柳宗元在柳州时期的诗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柳宗元在柳州创作了一百余篇诗文 ,这些诗文以治理地方、关心国事、抒发忧愤为主题 ,反映了柳宗元在柳州期间的思想和活动的轨迹 ,也反映了他在生活的最后岁月里创作上艺术风格的变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2.
王东峰 《安康学院学报》2006,18(6):59-61,75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一直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郁郁不得志,晚年穷困潦倒,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造成柳永的悲剧性人生的原因除了所谓的个人人品及文品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北宋初期“重北轻南”的用人观。  相似文献   
163.
刘向的三部书处于向小说过渡的阶段,它本身已经初步具备小说的因素,情节完整,人物形象也鲜明,注重人文环境的描写,对后世的小说有很大启发。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认识到其中的小说因素并不多,并非有意虚构故事,人物性格仅写一个侧面,不够典型,它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所以不能将之冠上“小说”之名的。  相似文献   
164.
刘禹锡作为中唐诗人,具有中唐诗人特有的参与政治的高度热情,其人生也因此备加坎坷:既有家世之痛,也有贬谪之苦,进而是老病蹉跎之叹。面对这些痛苦,他总能很好的超脱,达到人生的自足,这跟他达观的天性和崇高的人格有关,也与他作为博学之士的开阔视野有关。更重要的是,他把孤愤著书作为化解“愁沮”的力量,融合儒佛道的思想又让他很好地调整心境,最终铸就了“诗豪”的美名。  相似文献   
165.
柳宗元山水诗在意象的选取上,永州时期偏向于清、静,这是因为他在永州时期还对未来充满信心,和不断地表现自己的清白;而柳州期间的山水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有了很大地变化,以当地风物为表现,意象峻峭险恶,这表现了他强烈的情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6.
刘邦性格呈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和阴狠猜忌的双重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性格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建国过程中,前发挥着主导作用,吸引团结了一批臣武将,使刘邦集团最具活力、智慧和凝聚力。在称帝以后,其阴狠猜忌的一面则日益膨胀,对铲除异姓王,巩固刘氏家天下,维护君臣等级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7.
着重探讨了柳宗元山水游记对六朝山水文的继承和开拓,以及对后代山水文学的影响,发现记游性质的诗序、《山海经》等山水文对水、石的叙述和描写为柳氏提供了摹本和开创空间。柳氏将道家的“愚”和虚静美学注入山水游记,使作品融会着奇、理、骚的色彩。后人对柳氏山水游记的接受,主要形成三种文学现象:一,遇与不遇的山水情怀;二,“愚溪”的多元内涵:三:取材、撷思于柳氏游记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8.
《论语正义》是清代新疏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刘宝楠凭借深厚的文字训诂学之修养 ,在“博采众长”、“考证名物”、“诠释词义”方面都作出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全面论述该书所取得的成就 ,特别是在词义训释方面的突出贡献。刘氏在随文释义过程中 ,缜密分析并正确总结词义引伸的特征、类型 ,辨析同异 ,理清脉络 ,为词汇史尤其是上古汉语词汇发展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9.
刘师培是近代著名学者,他对<文心雕龙>、<文选>都有深入的研究.刘师培在<文心雕龙·诔碑>篇讲解中对<文选>"诔"与"碑文'两类作品进行了具体分析,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可以对其作进一步的阐述.学习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总结历史的经验,是当代<文选>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0.
人之才力有大小,识见有广狭,情趣有雅俗,学养有高下,故“知音”有不同层次之分;然人之进化发展,又可致“知音”层次发生位移,是亦为“知音其难”一大成因,此乃刘勰一疏略之处,斯文仅作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