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78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乌拉特中旗克布岩体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属于华北克拉通北缘中段.克布岩体具有埃达克岩的特征:SiO2=57.66~66.94%(>56%),Al2O3=16.81~18.47%(>15%),MgO=1.33~3.28%(<3%);Y=7.25~13.46×10^-6(≤18×10^-6),Yb=0.72~1.42×10^-6(≤1.9×10^-6),Sr=540.4~655×10-6(>400×10^-6);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Ti、Zr)含量低,LRRE富集(La/Yb=12.11~28.56),Eu为弱负异常至正异常(δEu*=0.95~1.09).高Sr/Y(48.66~74.57)、La/Yb以及中等Mg#(38.72~46.16)、K2O(1.11~2.17)近似于壳源埃达克岩.克布岩体具有低εNd(t)(=-15.1),高(^87Sr/^86Sr)i(=0.7073),也表明了它们的源岩来自大陆下地壳,明显不同于板片熔融来源的埃达克岩同位素特征,而与中国东部的埃达克质岩近似.与华北克拉通晚侏罗世下地壳拆沉作用形成的埃达克岩相比,克布岩体具有低的过渡金属元素含量.克布岩体可能为玄武质液体底侵,导致变厚的下地壳基底部分熔融而形成.克布岩体中锆石的SHRIMP U-Pb锆石年龄为291±4 Ma,表明早二叠世初期华北克拉通下的底侵作用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82.
中国东部燕山造山带发育着大量的中-晚侏罗世髫髻山期(蓝旗期)中酸性钙碱性火山岩,它们具有类似于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如SiO2(≥55.48%)、Al2O3(≥14.25%)和Na2O(≥3.11%)含量高,而MgO(<3.0%,Mg#≤0.49)含量低;微量元素Sr(≥554×10^-6)、Ba(≥819×10^-6)含量及Sr/Y比值(29~101)较高,而Yb(<1.70×10^-6)、Y(<21×10^-6)含量及Rb/Sr比值(0.01~0.19)较低;轻重稀土分馏十分明显((La/Yb)N>14.5),Eu负-正异常弱(0.79~1.01),高场强元素(如Nb、Ta)相对亏损.火山岩的Nd、Sr、Pb同位素比值变化小,具有富集地幔特征.作者认为其岩浆起源于增厚下地壳玄武质岩石的部分熔融.中-晚侏罗世髫髻山期(蓝旗期)火山岩是燕山运动的产物,其火山喷发标志着燕山地区从古亚洲洋构造体系转入到古太平洋构造体系,这对探讨燕山造山带中生代岩浆演化和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青岛地区晚白垩世基性脉岩中含有两类麻粒岩捕虏体,富辉石麻粒岩和富长石麻粒岩.富辉石麻粒岩的主要矿物组合为Opx+Cpx+Pl,具有细粒变晶结构;富长石麻粒岩主要矿物组合为Pl+OpX+Cpx十Q或Pl+Opx/Cpx+Q,具有中粗粒粒状变晶结构.麻粒岩捕虏体中辉石的Mg#较低(<66),普通辉石具有富Na贫Ca的特征,与岩浆底侵作用形成的麻粒岩特征接近.二辉石温度计的计算结果显示这些麻粒岩捕虏体的麻粒岩相变质平衡温度在847~910℃之间.结合富长石麻粒岩的地质压力计的计算结果(0.99~1.17GPa)和地温梯度推测出的"岩石学"Moho面深度在33~36公里之间,与"地震"Moho面深度基本一致.麻粒岩捕虏体中普通辉石的矿物成分和该地区活跃的岩浆活动暗示青岛地区下地壳麻粒岩不同于典型的古老下地壳麻粒岩地体或捕虏体.他们的形成可能是华北克拉通古老麻粒岩与岩浆底侵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4.
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方  刘湘南  王平 《资源科学》2005,27(4):140-146
基于TM遥感数据,在GIS空间分析功能支持下,分析了1986年~2000年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表明,在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下,15年来嫩江中下游沼泽湿地景观变化显著,湿地面积趋于萎缩和破碎化,以-0.849%的年变化率递减,面积共减少了5.43×104hm2.湿地宽块数量和斑块规模趋于缩小,最大面积和平均面积分别减少了4.50×104hm2和29 hm2,沼泽斑块形状越来越不规则.沼泽湿地景观主要与旱地、草地、湖泊、河滩地和盐碱地景观类型之间转化,各时段特征有一定差异.沼泽湿地减少的主要去向是旱地和草地,面积分别达到4.56×104hm2和6.35×104hm2.湖泊对沼泽面积增加贡献最大,约有3.57×104hm2的湖泊转化为沼泽,占沼泽增加总面积的46%.沼泽湿地的排水围垦和过度放牧等,引起了湿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旱涝灾害频率加大,生物多样性损失,生态功能下降等环境效应,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加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嫩江中下游沼泽景观现状,恢复和重建沼泽湿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5.
王秀红 《资源科学》1997,19(5):71-77
本文用数学模式研究了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上下分布特征。认为其上限分布规律较强,下限分布规律较弱;向高原西北部,其上下限分布趋势面的相交曲线即高寒草甸可能的消失界限;高原西北部高寒草甸的消失主要是高原寒旱化气候条件的增强,使高寒草甸分布下限逐步上升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86.
1mol%TiO2—SnO2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及其气敏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机盐SnCl2·2H2O为主体原料,以(C4H9O)4Ti为掺杂剂,无水乙醇为溶剂,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制备了TiO2掺杂的SnO2薄膜。采用差热-失重(DTA-TG)及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1mol%TiO2-SnO2薄膜的热分解晶化过程及物相组成。发现1mol%TiO2-SnO2薄膜在常温下对NOx气体具有较好的气敏性能,并可以在不同的工作温度下检测低浓度的NOx及H2S气体。本文还讨论了1mol%TiO2-SnO2薄膜对NOx及H2S的气敏机理。  相似文献   
87.
在较样的连续及紧性条件下证明在经济数学理论及对策论中有重要应用的鞍点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88.
基于Landsat TM 的塔里木河下游土地利用变化与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文浩  任志远  张翀 《资源科学》2009,31(1):142-151
利用1990年~2004年的4 、3 、2 (RGB) 波段合成影像解译结果,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地学信息图谱理论对塔里木河下游的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呈: 近14年来,塔里木河下游的耕地、林地和草地面积呈减少趋势;未利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水体景观面积也呈增加趋势,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向塔里木河下游多次输水的结果。从景观格局指数上看,多样性指数变化不大,程度略低,1990年和2004年分别为0.95和0.75,表明整个区域的景观异质性减弱,生态系统趋于不稳定状态。整个研究区的破碎化指数较小,基质特征较明显。景观优势度较小,表明区域内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别不太大。总的来说,塔河下游生态环境整体尚处于不良状态,主要是因为有大部分的未利用地景观作为基质。研究区LUCC除受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的影响外,人类活动改变地表水的地域分配及对天然植被的破坏,则是引起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Representative pioneer tree root systems in the subtropical area of South China were examined with regard to their structure, underground stratification and biomass distribution. Excavation of skeleton roots and observation of fine roots of seven species including the Euphorbiaceae, Theaceae, Melastomataceae, Lauraceae and Fagaceae families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Pioneer tree roots in the first stage of natural succession were of two types, one characterized by taproot system with bulky plagiotropic branches; the other characterized by flat root system with several tabular roots. The late mesophilous tree roo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one obvious taproot and tactic braches roots up and down. Shrub species roo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heart fibrous root type featured both by horizontally and transversally growing branches. Root shapes varied in different dominant specie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succession. (2) Roots of the different species varied in the external features-color, periderm and structure of freshly cut slash. (3) In a set of successional stages the biomass of tree roots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age of growth. During monsoon, the total root biomass amounted to 115.70 t/ha in the evergreen broadqeaved forest; 50.61 t/ha in needle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dominated by coniferous forest; and 64.20 t/ha in broad-and needle-leaved mixed forest dominated by broad-leaved heliophytes, and are comparable to the underground biomass observed in similar tropical forests.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about roots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in the lower sub-tropical area of Dinghushan, Guangdong, China.  相似文献   
90.
本文利用笔者在文献[3]中构造的亚纯函数否定了一类特殊的亚纯函数退化为有理函数,同时用Albert Edrei在文献[4]中所构造的亚纯函数的性质否定了一个整函数的值分布问题推广到亚纯函数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