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68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8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幼儿汉语教育存在的误区表现在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理论上,关于儿童言语习得的理论忽视了儿童意义世界的整体性和动态性;实践上,将儿童的语言教学与民族语言文化特性相割裂。对幼儿母语进行教育,可以遵循的原则包括:意义优先原则、文化内涵原则、情景关联原则、审美灌注原则。  相似文献   
152.
通过探讨母语思维在词语的选择、句子的结构、篇章的组织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对英语写作的影响,指出母语思维严重地影响了英语写作思想内容的表达,并提出了加大学生的课后阅读量,要求学生定期上交阅读评论,和帮助学生建立语科数据库等对策,实实在在地培养他们的谴词造句和连词成句的能力,并从根本上增强学生自主写作的能力和信心。  相似文献   
153.
导致英汉误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那些趋同性误译的发端源头往往可以追溯到汉字语境与汉语思维。  相似文献   
154.
吴丽芳 《培训与研究》2007,24(4):116-118
导致中国学生英汉误译的原因有许多,对于那些趋同性误译的源头往往可以追溯到汉语母语的暗示性诱导。剖析了母语暗示性诱导对英语学习者理解与翻译带来潜在的不利影响,认为习惯于汉字语境的中国性,在母语的暗示下忽略了中西两种语言文学本质差异,误入了陷阱。  相似文献   
155.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中式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式英语特指受汉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的干扰而产生的一种不符合英语规范的中介语,是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词汇、句式、语篇3个层面。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要学会分析学生文章中的中式英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克服汉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6.
本文借助于对比分析的方法 ,结合教学实践 ,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英语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和造成迁移的因素 ,并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对待语言习得中母语迁移问题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利用语言的共性和迁移规律 ,帮助学生克服干扰 ,促进迁移 ,提高英语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57.
浅论澳大利亚英语的变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语言中的最大差异是个体之间的差异。移民者的母语是产生澳大利亚英语变体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他因素包括移民者移民时的年龄、受教育背景、在澳大利亚的社会关系等等。以澳英语为母语的人们与讲澳英语的移民群体具有各自固有的交流模式。在话语分析和描述交流模式中,讲者-听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8.
陶丽 《成人教育》2011,31(4):52-53
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社会背景下,年轻女性作为母亲来说,如果缺少与孩子沟通的必要的文化知识,将会是一个很不合格的母亲。因此说,当前培养年轻母亲的学习能力和素质不仅是提升她们自我文化素质的大事,更是关乎我们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以及我们国家能否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59.
Background: Experiences of childhood adversity are consistently associated with compromised behavioral health later in life. Less clear is the intergenerational influence of maternal childhood adversity on developmental outcome in children. Completely unknown are the mechanisms linking teen mother’s childhood adversity to child developmental outcomes.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tested whether aspects of parenting (parenting stress, physical discipline, and disagreement with grandparents) served as the pathways between teen mother’s childhood adversity and the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of their offspring at age 11, by gender.Participants and setting: Data were from a longitudinal panel study of teen mo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the Young Women and Child Development Study (N = 495; 57% male).Methods: The pathways from teen mother’s childhood adversity to their offspring’s externalizing behavior were tested by two subscales: rule-breaking behavior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In addition, multiple-group analysis was examined for potential gender differences.Results: Teen mother’s childhood adversity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greater use of parenting stress (β = 0.16, p < .01) and physical discipline (β=0.11, p < .05). In addition, parenting stress, physical discipline, and disagreement with grandparent were all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ule-breaking and aggressive behaviors in children. Multiple group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path between physical discipline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 differed by gender, with the path only significant for girls.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early intervention efforts that emphasize the need to intervene with children and parents, particularly helping teen mothers gai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offset the impact of their experiences of childhood adversity on their parenting behaviors.  相似文献   
160.
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解读奥斯汀三部代表作《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和《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形象,试图找到奥斯汀塑造人物的动机。奥斯汀的心中存在着恋父情结,在这种恋父情结的驱使下,奥斯汀将三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塑造成母亲的替代者。《理智与情感》中的爱丽诺和玛丽安分别是现实意义和象征意义上母亲的替代者;《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则在感情意义上完成了对母亲的替代;而爱玛则集这三位为一体,是现实意义、象征意义和感情意义上母亲的替代者,从而实现了对母亲全面彻底地替代,完美地满足了奥斯汀的恋父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