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499篇
科学研究   2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119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104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共产党90年的伟大历程证明了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建立新中国、建国60多年和改革开放30年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仍然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基础和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2.
毛泽东一生不仅十分热爱华夏江河 ,而且站在战略高度来审视与治理它 ,从而形成了他治水思想的战略观、系统观和实战观  相似文献   
2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将统一战线思想运用到新中国外交中,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这一思想运用到新中国的外交战略中,为建立巩固中国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及处于"中间地带"的西方国家之间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起了显著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4.
基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目的和内容特点,针对学生心理和思维发展特点,在概论课程教学中开展史论结合教学方法,以此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25.
50年前,邓小平针对毛泽东思想被教条化、庸俗化的倾向,提出要"正确地宣传毛泽东思想",强调不能把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割裂开来。"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为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由此可见,能否正确对待毛泽东思想,不仅关系到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评价问题,更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  相似文献   
26.
本文运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发现第26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在盖帽、制造犯规、防守篮板这三个方面高于约旦队,在助攻、抢断、失误和体能与对抗等方面与约旦男篮存在明显差距。中国男篮应加强基本技术训练,减少失误,提高战术训练强度和组织助攻能力,提高投篮命中率,并增强篮板拼抢能力及身体对抗能力。  相似文献   
27.
毛泽东同志的品格力量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已成为激励我们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原动力。毛泽东同志的品格力量是在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它鲜明地体现在四个主要方面:不畏反动强暴势力;"民为重"的价值情怀;一生简朴节俭、注重本色自然;知书达礼、尊敬师长友人。  相似文献   
28.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参加第27届男篮亚锦赛的中伊男篮攻防数据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场均攻防数据对比中,除了三分球和失误两指标接近外,中国队在各项指标上都要明显低于伊朗队;球队风格方面:伊朗队高强度防守、快节奏攻防转换是整体实力高于中国队的制胜因素;在各位置球员效率方面:中国队在内线方面较伊朗队仍有优势,但其他两位置能力明显不足,使球队整体"木桶效应"突显。  相似文献   
29.
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从农村革命和改革中获得巨大成就的领导人,毕生都关注着中国农民问题,关注着农村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他们形成了各自的农村发展战略思想,对中国的农业发展道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主要从三方面揭示了两位领导人的农村发展战略思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0.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和《单位》都是以青年知识分子对理想之思考为主要内容的文本,在不同时代背景的观照下,呈现出不同的文本特征。通过对两部作品的互文性阅读,可以看到不同时期青年知识分子在面对理想时所展现出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