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9篇
  免费   25篇
教育   3808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20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247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346篇
  2010年   324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12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57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新型农民,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当代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培养新型农民,必须:第一,高度重视农民教育;第二,加强农民的政治思想竺育;第三,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第四,选择适合农民特点的教育方法。此外,在教育农民的同时满足农民物质等方面的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82.
唐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华,国内外翻译名家都竞相将唐代诗人的名篇译成英文。李白《静夜思》曾多次被译成英文,译者通过注重形式、得体选词、讲究押韵等方式,在译文中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力求形神兼顾,达到“化境”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83.
唐末社会动乱,吏治大坏,罗隐看透了科举的本质,用血泪和生命写下了许多“落第诗”,揭露鞭挞官场的黑暗,控诉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从这些诗作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疾恶如仇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认识到唐末社会的腐败本质以及唐朝灭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84.
《汉郊祀歌十九章》是汉武帝时祀五郊的乐歌。它虽然歌辞古奥艰深但在艺术上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它以简练传神的语言营造出杞神迎仙的神秘氛围:发挥神奇的想象,运用大胆的夸张,塑造出生动的神的形象来表达人的理想,并且用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描写祥瑞符应;艺术形式和风格上表现出自由灵活,挥洒自如的创造特色。  相似文献   
85.
“诗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也是毛泽东最基本的诗歌观念。毛泽东认为“诗要用形象思维”,而“比”、“兴”与“赋”则是形象思维最主要的表达形式,深刻地揭示了诗歌创作的特殊规律。“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摆正了新诗和旧诗的地位和关系,把“五四”以来新旧两种诗体从历史性的对立引向了现实的协调发展,对中国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6.
武当诗歌文献述略之一:《武当纪胜集》@杨世泉$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湖北丹江口442700~~~~~~  相似文献   
87.
中苏从50年代短暂的“蜜月时期”到50年代末关系急剧恶化主要是中苏国家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分歧及领导者个人之间的矛盾三种因素造成的。然而,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直至分裂的这三种因素都不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即使双方有矛盾,也不应该恶化到反目成仇的地步,以至给中国带来如此严重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88.
意象是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外物高度融合的产物,毛泽东诗词意象类型众多,内容丰富,组合方式多种多样,跳跃性强,很难一览无余。简言之,有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跳跃,有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跳跃,有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跳跃,有同一空间同一时间的跳跃。另外,意象组合又呈对比并列形式,前后连接形式,交叉错落形式,扩展形式。  相似文献   
89.
南唐诗在五代十国诗坛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至今却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对南唐诗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以前的研究较为肤浅,主要是点评、感悟式的评价;20世纪以来,对其研究才陆续展开.南唐诗有着丰富的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0.
苏舜钦的七绝诗多作于被贬后,内容多写景记游抒怀,有较强的主观情感浸透其中,具有感发的力量。其诗艺术上以宋人之法,即以文为诗,达到唐诗意境,形成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