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对话疗法是以马丁·布伯的宗教存在主义和关系本体论为基础,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康荣等人所创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而罗洛·梅的存在分析则是当代存在心理治疗中的代表。本文对这两种疗法做了简要介绍,并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似与区别。  相似文献   
52.
《星轺指掌》是晚清刊印的第一部专门介绍西方外交制度的国际法译作,影响深远。但关于它的外文原书及其作者情况,中文版最早刊行年代,以及对当时中国外交事务究竟有何作用等,还不甚清楚。以中、英、法文材料经考证而知,翻译时依据的外文原书为德国查尔斯.马顿斯所著法文版《外交指南》,中文版最早刊行于1876年,由同文馆学员联芳、庆常翻译初稿,贵荣、杜法孟稍加润色,最后经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校核定稿。此书首次将西方近代外交制度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包括国际关系准则,各国外交机构、使臣、礼仪规范等,还介绍了西方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无庸讳言,其中有宣扬领事裁判权的消极内容,但从总体上看,毕竟填补了晚清国际法及外交学著作的空白,许多内容对当时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特别是在派遣驻外使臣、处理外交事务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先进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开放,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3.
阐释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是对人生和世界的二重性划分、强调关系的重要性、真正的对话是"我—你"的相遇。提出透过对话视野可以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建立起新的对话模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注意在具体实施中将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4.
"马丁论"的跨学科性是跨学科外语专业建设的出发点。以渗透式模式、支架式模式、抛锚式模式和"马丁论"式模式四种模式实现"多维一体"的跨学科外语专业教学建设。并从大连海洋大学的跨学科外语专业学科建设和教学建设的双重角度分析跨学科外语专业的学科内涵,梳理出学科建设与教学建设是不可分割的既有交叉又有互动的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55.
学界多从存在本体论的角度研究海德格尔与中国老庄的相通,值得补充的是从意义论的视角的研究。从意义论角度考察,中国老庄与海德格尔的思想进路既有相通一面,同时在论世界真相、意义创生和价值指向上又存有重大差异。深入领会这些差异,对于理解中国诗、文、艺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走向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56.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马丁·布伯对话哲学的主要思想包括:世界的二重性与人生的二重性;关系的本体性;"之间"领域的确立;皈依"永恒之你"。其主要特征有三:强调直接性,注重相互性及动态相遇。其深邃的精神内核使人们对教育本质、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师生关系等有了全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57.
卫匡国是明末清初来华的耶稣会士、十七世纪欧洲汉学的先驱、历史学家及地理学家.论文主要介绍其西文汉学名著<鞑靼战纪>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以及版本情况和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英文本的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58.
马丁·路德领导的德意志宗教改革,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人们心灵的至高无上的统治.他所提出的"因信称义"说,指出教徒获救的唯一途径就是对上帝的信仰,客观上促进了西欧中世纪社会的世俗化进程,大大削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Our paper conceptualizes protest rhetoric in order to theorize the underly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subjectivity. We do this by highlighting how rhetorical protest challenges the sovereignty of voice. Our argument is that Martin Luther's Ninety-Five Theses is an example of a sign that protests. To make this argument, we use a materialist method from media studies that simultaneously examines the formal capacities of a sign that protests and maps its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ur analysis opens with the two prevailing accounts of Luther's theses: dispu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We extend both dispu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by placing them in a “universal history” of protest rhetoric that grounds many accepted critical rhetorical theories in specific systems of representation. Drawing together our findings, we conclude by urging the replacement of logos and logocentrism with the logistics of protest rhetoric in order to link together disputation and dissemination as a mechanism for both change and subjection.  相似文献   
60.
德意志民族的勤奋敬业、诚实可靠、服从纪律的民族特性是世人皆知的。这一民族特性造就了第二帝国时期德国的辉煌,使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后又使德国在二战后的复苏中再创经济奇迹。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民族特性,为德国暴君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国民基础。这种矛盾的、令人不解的民族特性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期的宗教普及和教育普及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