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篇
教育   236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1.
纳粹问题,是海德格尔的研究者和承继者无法绕过的问题。具有独特眼光的解构大师德里达从精神入手,沿着海德格尔与西方传统精神之间的断裂和欲说还休的牵连,深入海氏思想深处找到火焰和灰烬的纳粹隐喻,用海氏的哲学文本反抗纳粹主义。德里达发现海德格尔的经过沉默和引号净化后的精神是熊熊燃烧的火焰,火既包含了善的因素又包含了恶的因素,火焰燃烧过后带来灰烬,一如纳粹引燃的战火和集中营里的大屠杀。然而,德里达对海氏与纳粹的关系采取的这种既谴责又宽容的态度,在引起我们深思的同时应该引起我们更多的警惕。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思是其哲学、诗学与美学思想中的核心命题,其通过真理的"遮蔽—敞开"涵摄性运演机制彰显诗学的本源性内涵及诗人之诗才等重要思想。梳理"真理之非本质""存在者之真理"以及"存在之真理"3个层面的蕴义,旨在彰显出海氏真理观内在旨趣,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传统形而上学真理观的"符合论"色彩,赋予真理源初性的存在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通常的理解中人们常常把教化理解为教育,将真理看作是关于世界的现成的知识,因而教化就是将真理作为一种现成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但是在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中,教化与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化并不是主体对一种客观知识的掌握和传授,它应该在柏拉图的意义上被理解为以某种理念为原型的造形,教化本质上是人的存在状态的本质性的转变。海德格尔在关于柏拉图洞穴喻的生存论解读中,对教化与真理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辨析。  相似文献   
14.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马丁·伊登》自出版以来备受关注,主人公马丁·伊登更是批评界争论的焦点。许多批评者认为,女主人公罗丝是"谋害"男主人公马丁·伊登的"凶手"。但从性别视角来看,罗丝并非"凶手",而是受害者。整个故事中,罗丝受制于父权社会,扮演"引诱天使"和"驯兽师"诱惑、规训马丁·伊登,是一只不能"自我言说"的"沉默羔羊"。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article, I examine Barack Obama’s use of collective memory during his 2007 campaign speech in Selma, Alabama. Specifically, I argue that Obama appeals to collective memory to challenge the Black community’s relationship to the past. He reframed the memory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 a manner favorable to his political aspirations. While this frame was politically expedient, it weakened Black political agency. It robbed the Black community of crucial rhetorical resources used to challenge structural inequalities in society. This article offers insight into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phor and collective memory. Specifically, I interrogate the role of metaphor as a crucial site where public memory is formed, disrupted, and rearticulated. Furthermore, I consider the implications of his use of memory for the future of the Black freedom struggle.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addresses severalethical issues in online communication researchin light of digital ontology as well as theepistemological questions raised by theblurring boundary between fact and theory inthis field. The concept of ontology is used ina Heideggerian sense as related to the humancapacity of world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the givenness of our being-in-the-world.Ethical dilemmas of Internet research thusarise from the tension between bodily existenceand the proper object of research, i.e., onlineexistence. The following issues are beingconsidered: online identity, online language,online consent and confidentiality. We alsoargue that research ethics in the US followsthe utilitarian tradition, while Europeanresearchers are deontologically oriented. Aguideline of best practice in online researchethics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作为一种深刻的人本思想,重视人在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关注人的生命价值,这与体育教育学的研究有着交集点。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等,概要介绍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并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思想的视角就体育教育学研究中的概念理解、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中国体育教育学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曾执掌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的传教士丁韪良对中国的科举和传统文化情有独钟。他认为中国的科举系统已经成为行政机构的独立分支,有完善的学位授予制度和显著的激励性、竞争性、高收益性、高风险性和民主性等特征;但也暴露出明显的缺点。如果能稍用西术于科场,科举定能极大地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中国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丁韪良的科举观不仅影响了美国的文官考试制度,也影响了近代中国的科举和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字面翻译"之含义分析,说明海氏主直译。海氏阐释学实质之透视,表明译学对海氏存在误读。海氏不可译观之阐述,说明对海氏深入研究之必要。海氏翻译之思考,则丰富"重译"之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下,成人教育师生关系面临困境。马丁·布伯对话哲学视野下倡导的是具有直接性、交互性、动态相遇性的“我一你”关系,鼓励师生在怀有包容心、拥有责任感、存在共同经验的基础上实现真实的对话。这种成人教育师生关系,是一种激发师生的对话意识、建立平等信任的对话环境、运用新颖对话方式、设置共享对话情景的对话关系,值得我们倡导与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