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篇
教育   236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杰克.伦敦是美国以描写北极淘金而饮誉文坛的著名小说家,一般的文学史教材都认为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马丁.伊登》。而他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海狼》,体现了他的主要哲学思想和创作特点,比《马丁.伊登》更适合做他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12.
海德格尔从工具论的技术解释出发,阐释了他独特的技术思想,揭示了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并详细分析了技术本质给艺术带来的变化。海氏的艺术诗意地拯救技术的思想,以其创见性、启示性为我们昭现了一片意义空间,为探讨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Phenomenology has been with us for many years, and yet grasping phenomenology remains a difficult task. Heidegger, too, experienced this difficulty and devoted much of his teaching to the challenge of working phenomenologically. This article draws on aspects of Heidegger’s commentary in progressing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phenomenology, especially as this pertains to research in fields such as education. Central to this task is elucidation of what I believe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feature of phenomenology—what Heidegger referred to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phenomenology. I have written this article in the manner of a phenomenological workshop with the intention of inviting the reader to engage experientially with this starting point.  相似文献   
114.
海德格尔的艺术本源论以其独特视角,探讨了艺术理论根本问题,尤其是他关于艺术的本质、艺术与真理的关系、艺术“建立世界”和“制造大地”的根本特征、艺术的非对象性存在以及艺术“让大地成为大地”的论述深刻独到,为我们反思传统的艺术理论模仿论和现代艺术理论主体论以及它们的主客体架构模式,探讨当今艺术理论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及其走出这种困境的出路,提供了艺术本体论意义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5.
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把语言和人本体存在联系起来,确立了语言本体论。它突破了传统哲学的语言工具论,而把语言当作存在的建构性力量。海德格尔无疑是最典型的代表,他用他的语言本体论给我们创设了一个特殊的语言王国。但建构性的语言仍然是运思和表达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始终是语言的拥有者。  相似文献   
116.
本文采集了我国1996—2005年社科类期刊有关文献的统计数据,对海德格尔在所述10年中对于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引进影响度、引用度、研究度等指标作了结构分析。分析袁明:在引用度与研究度之间存在一种比例关系,当比值低于某个数值时,可能会引起影响度的下降;中国在所述十年中对于海德格尔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艺术、语言等领域;将海德格尔思想与欧关思想理论的对比研究主要在欧洲大陆哲学的背景下进行;将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思想理论的对比研究集中在与道家思想的对比研究中。  相似文献   
117.
海德格尔阐释荷尔德林诗歌的目的是要探究存在之真理,显现存在的意义。他对荷尔德林诗歌的前理解是“存在之思”。在“存在历史”的意义上,他把荷尔德林诗的道说中还“没有被人听到”或“未曾言明”的东西“说”了出来,重铸了其内在的意蕴。这种非审美的诗歌阐释,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运思批评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8.
作为一位思者,海德格尔一生都行进在“思”的林中路中,面对作为形而上学完成的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对人生命的侵扰和控制,他认为只有通过思才能唤醒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遗忘,才能找到失落的家园,诗意地栖居。因此有必要从思之可能、思之发生以及思之期备三个方面来阐释海德格尔之思,以显现他对人之生存境遇的追问。  相似文献   
119.
道家认为以无知无欲,不执于一偏,不藏个我智虑的心灵展开的无何有之乡,方能任凭万物按其本性契入。海德格尔主张我们的沉思就是让我们的心灵返回到存在的本源之处,也就是说不再把存在者看作人人都能够加以说明理解的对象,而是把存在者看作是在人素朴之心敞开时得以显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0.
认为把德国的阿多诺和海德格尔并置为20世纪西方新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是一种误读。阐述了产生误读的因由,即这种误读忽略了两者哲学观上存在的尖锐对抗,也忽视了两者在美学观上的潜在对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