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498篇
科学研究   3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25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90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西方黑格尔学研究起步较早,但至今仍深陷新黑格尔派的泥淖里无力自拔。与此截然相反,马克思恩格斯在与黑格尔思想决裂后,在创立新世界观的同时为建构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学夯实了科学理论基础。列宁在历史新时期结合时代科学的新发展,在不断推动马克思哲学的时代创新的同时,完成了《哲学笔记》这一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学的总体系统思维改造工程。今天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马克思主义黑格尔学在中国哲坛展现了勃勃生机。源于黑格尔,超过黑格尔,站在信息高科技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绽放出时代哲学之新花。  相似文献   
12.
以德治国方略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共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它也是对中华民族德治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把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将有力地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为了保证这一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朱丽小姐》中的女性身份与自我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小姐》是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创作中期的一部重要剧作,反映了两性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该剧的社会意义在于揭露了虚伪的传统道德对女性的迫害,以及强大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残酷统治。主人公朱丽的最终死亡不仅是对生的解脱,也是对不公的社会制度的最大抗议。  相似文献   
14.
转变教育观念,革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社会培养富有创造性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5.
This essay reviews two recently published American books about masculinity politics—Michael Kimmel's pro-feminist Manhood in America and his edited collection The Politics of Manhood —in order to comment critically on the current debate underway in various parts of the world on 'boys' and their schooling which sees them as the 'new victims' of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审美是感性的身体话语,而制度则带有外在和强加的色彩,二者本应是矛盾的。然而,一旦它们结合起来,彼此原本的独立身份便暧昧不清,这也正是这一概念的优势所在:潜在于"审美"中的"制度"令人无所察觉,而形成了"制度"的"审美"则更易于确证自身。因此"审美制度研究"便成为一个反思的起点,引导我们从"审美"研究转向"审—审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厘清女性主义运动的三次思潮的历史演进的基础上,归纳女性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和女性主义方法论,进而深入到现代西方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思潮,并描绘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认识论、方法论以及教育管理理论研究中的女性主义研究的内在脉络。  相似文献   
18.
德国古典哲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是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化时期。从康德到黑格尔,西方理性哲学发展到了顶峰,德国古典哲学的生存陷入困境。从《费尔巴哈论》一文来看,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其消亡。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和改造德国古典哲学之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这就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出路与新生。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改革发展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正确和科学地认识和处理新世纪出现的宗教问题,为改革发展的大局服务,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课题。文章通过对我国学界近十年来"宗教鸦片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在总结、归纳这一阶段"鸦片论"研究的特点、存在分歧的基础上,对其下一时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预期和展望。  相似文献   
20.
Students as partners (SaP) has seen an increase in focus as an area of active student engagement in higher education. Many complexities and challenges have been shared in this evolving field regarding inclusivity and power. We discuss, in this dialogue, insights that can be uncovered by exploring SaP through a feminist lens – illuminating the fact that both fields seem to be seated in similar radical processes of challenging, questioning, destabilising, deconstructing, and empowering. We unravel issues of power and exclusion by exploring: what feminist theories might add to SaP; embedded binaries and what they reveal about power relations within the language of SaP; and ways of writing about SaP that are inclusive. We aim to step away from dominant understandings, incite acts of self-reflection, and open possibilitie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by questioning the boundaries and binaries that currently shape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