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教育   897篇
科学研究   26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90篇
综合类   7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3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人体三维几何建模及其可视化显示是生物医学学科的一项基础性研究。CT和MRI等医学成像技术的断层图像可为三维建模提供基础。章论述和介绍了基于CT、MRI断层图像的三维建模系统的关键技术和相关实现原理。  相似文献   
172.
医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相结合已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发展新趋势,无论从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研究本身的特殊性,还是从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人文素质教育在医学高等教育中已占重要的地位.全方位地加强医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21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3.
明代中叶,在王学、禅宗和道学的熏染下,江南社会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士人群体,他们离经叛道,任情适性,率性而为,不以研读儒学经典、追求仕途为人生目标,而以文采风流、能诗善画为习尚,这就是所谓狂士。狂士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存在,但只在苏州才形成了一个群体。究其原因,与苏州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工商业的发展、市民阶级的兴起和政治氛围的相对宽松、文化底蕴的深厚密切相关。可以说,苏州狂士群体的形成反映了特殊环境下士风的变化,是传统文化在一个特殊时代的一种特别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4.
基于因子法的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已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对高校人文社科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果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得到了来自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影响因素重要性大小的选择结果,之后对三类群体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和高校提高自身人文社会科学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5.
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是21世纪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在目前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们应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把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6.
外国文学史作为各大高校中文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是学生系统地接触、了解外国文学艺术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值得继续思考和探索的地方。本文结合本课程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本人的教学经验反思,试图对外国文学教学中遇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7.
民族审美教育致力于区域民族审美资源的阐发,促进少数民族化艺术进入课堂和传播媒体,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欣赏和接受,成为精神生活和审美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读图时代人世界的重建过程中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8.
分析了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遗传学课程的设置需求、教学目标、课程范型,提出了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拟定了课程标准并设计了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9.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knowledge outcomes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 mobilit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Looking in particular at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of longer durations in the careers of European PhD graduates, it proposes a threefold analytical typology for understanding the links between the modes, durations, and outcomes of this mobility in terms of the exchange of codified knowledge; the sharing of more tacit knowledge practi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 cosmopolitan identity.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under the right conditions, there can be an important and transformative value to longer stays, which can lead to enduring outcomes in terms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innovation and the spatially distributed networks that sustain it.  相似文献   
180.
斯宾塞从智慧训练、道德训练、审美、宗教修养四个方面揭示了科学课程的人文价值现,它对构建新的蕴含人文价值的科学课程价值现,整合科学课程与人文课程,推动科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