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97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67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创造中客观存在的情感因素,主体的这种情感的激发,是推动科学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102.
关于新时期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民族宗教工作是在高校的教学工作、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中对校内民族宗教问题的管理和对民族宗教活动提供服务的专项管理工作。把握高校民族宗教工作的主要内容,充分认识和正确处理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对促进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加强统一战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3.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作品鲜明地反映了俄罗斯文学的民族性特征。从具体作品入手进行研究可发现,多余人是当时社会一部分贵族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探索作品主人公奥涅金作为多余人存在的深层内涵,可以揭示出作者由自己的文化积淀创作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4.
佛教主张出家无家,这也是唐代社会习俗及法律对僧尼的基本规范和要求。而朝廷频频发布诏令敦劝僧尼奉行孝道,佛教学者也重新解释孝的含义并大力宣传佛教的孝道,就使出世的佛教具有了浓重的世俗的意味,僧尼出家而有“家”,传统的出家观念就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105.
文章从宗教文化的角度,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维吾尔族历史上先后信奉的宗教在人名和尊号上的表现状况。  相似文献   
106.
玉部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在金文中逐渐发展繁荣,在《说文解字》中形成了庞大的字族。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直接体现在玉部字的发展与繁荣中。透过玉部字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的礼文化、审美文化和宗教文化等。  相似文献   
107.
邪教作为近几十年来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具有很大的宗教迷惑性,因此有人很容易把它列在宗教的范围,看做是宗教的特殊形态。其实,只要从宗教的定义来分析,就会发现邪教绝非宗教,它是与真正宗教外形相近但内容迥异的社会“毒瘤”,必须予以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地处湖南境内古梅山地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历史悠久的梅山民族体育文化孕育出以武术、竞技能力、嬉戏娱乐、配合节庆习俗为主的四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群,与现代体育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9.
希伯来神话与希伯来民族的宗教信仰密不可分.本文在宗教文化视角的观照下,先是对每则希伯来神活的宗教内涵逐一解读,然后对整个希伯来神话的整体的宗教意义作了阐释,并进一步探讨了希伯来神话的宗教特征。  相似文献   
110.
ABSTRACT

This paper critiques the idea that secular education policy can neutrally recognise children’s non/religious identities at school. It also empirically analyses how one child becomes restricted by, and eludes, classed, gendered and adult-centred moral codes enacted through local school recognition. The concept of policy assemblage is first used to problematise postsecular, market-led enactments of non/religious school community recognition transnationally. I argue postsecular policy enactments in Ireland and elsewhere produce viable and non-viable forms of non/religious school community, thus containing, rather than facilitating school plurality and (re)creating social hierarchies. However, drawing on Deleuzian ideas of becoming and partial objects, I argue children are not determined by the sense-making moral codes of the policy assemblage. To demonstrate this argument, I map instances of how one girl alters and eludes the meanings of austerity, choice and authenticity moral codes. I do not privilege this girl as an example of child resistance, as I argue against using children as barometers of policy authority and secularist authenticity. Instead, I contend that alongside naming and opposing policy’s unjust effects, we need to cultivate attention to our capacity to affect and be affected by the partial objects (e.g. moral codes) and becomings of postsecular neoliberal policy assembl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