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29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在中国电影发展中,在协调现代性视野和本土传统特色时,需要特别关注自身艺术风格的承传和发扬。东方艺术精神的抒情性、情景交融性、教化传统性、造型写意性等构建出中国电影本土艺术的风格走向。如何在现代背景中扬弃修正传统艺术精神,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PowerPoint2000是教师制作课件最常见的软件之一。Flash电影在PowerPoint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介绍了FlashActiveX控件的安装步骤,以及在其安装后,Flash电影在PowerPoint中如何进行嵌入操作。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影业发展的困难很大,电影却越拍越好。潇湘电影制片厂最近几年的发展是比较好的,经验是:艰苦创业,盘活资源,坚持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文化优势,生产具有浓郁湖湘文化特色的影视艺术佳作。电影艺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知识经济时代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生产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双刃剑”特性,文章在“双重视域”的学理审视下分析了数字技术对影视剧艺术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主张回到影视剧艺术生产的文化语境,在审美情境中贯注生动的历史具体性,弘扬人文精神的审美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15.
电影接受中的陌生化审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最忌陈腐,艺术家总是用陌生化的语言和手法给欣赏者以全新的感受。“陌生化”不断打破或修正人们的心理定式,使人们的感受从麻木钝化的状态中惊醒过来,重新回到初始的准确观察中去,以一种新奇的眼光和特殊的方式,重新调整意向关系,感受对象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陌生化”是文学创作中制造心理距离、把距离推远的一种艺术处理。  相似文献   
16.
论影视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艺术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观看活动实现艺术的功能。影视艺术的接受活动本质上是审美主体以特殊的心理结构来化解作品意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表现出审美心理需要是:一、求新求异,陌生化审美;二、圆梦替代,情感化审美;三、好奇偷窥,新奇化审美;四、精神提升,人格化审美;五、创造满足,创造化审美。  相似文献   
17.
国家科技奖励推荐是开展国家科技奖励的前提与基础。目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逐步放宽推荐主体的资格、界定推荐主体的任务与职责、建立严格的申报抽查制度、明确推荐主体的失职后果、有重点有选择地增加推荐限额、完善推荐条件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电影疗法对未成年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适应性,由监狱管教干部根据本研究的要求选派了16名未成年犯,根据电影疗法的选片原则选择4部适合未成年犯的心理影片,进行历时一个月共9次的团体辅导。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接纳问卷(SAQ)、自尊量表(SES)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团体成员在抑郁、自我接纳、自尊三个方面都有显著的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开放式访谈显示未成年犯对电影疗法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均不同程度表示从中获得心灵的震撼。所以,电影疗法对促进未成年犯团体成员心理健康有一定作用,可进一步推广和验证其疗效。  相似文献   
19.
提出基于目标用户与候选用户之间的兴趣相似度、目标用户时其他用户信任度、其他用户的热门程度等多种因素实现社交网络中的好友推荐,旨在提高好友推荐质量。  相似文献   
20.
30年代“新兴电影”所体现的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源自社会理想的现实批判意识,使此前的电影创作无法企及,但它又处处与统治当局的正统意识形态相悖,受到种种限制与迫害。因而这个时期,也正是国民政府电影审查制度颁布最稠密、实施最严厉的时期,充分体现出国民政府国家机器对电影业的强权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