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晏几道和纳兰性德是近年来词学比较研究中很受关注的两大词家.本文抓住两位词人作品中"梦"这一关键意象进行比较分析,着重指出二人梦词在内容成因方面的相异性.  相似文献   
12.
纳兰性德是清初一位颇有成就的满清贵族词人,他轻富贵,重情义,个性率真。王国维评论他的词“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他的词作风格清新隽秀,自然超逸,哀惋动人,被认为和南唐后主李煜的词风格接近,不仅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对于后人的学创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纳兰性德在自序中明确指出《渌水亭杂识》"以备说家之浏览"为编撰目的,但由于受到明清易代之际学风以及学术传承的影响,《渌水亭杂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清学奠基时代尚实崇博的学术追求。纳兰性德尚实与崇博的追求,既是时代风气的一种反映,也是其"肆力经济之学"渴求建功立业、有用于世的人生追求在学术层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作为婉约词的大家,秦观以其独到的成就为后人瞩目;纳兰性德用他的努力使词在经过元、明几百年沉寂后得到中兴。他们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们的词作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纳兰性德诗歌本质观,以“性情”为核心范畴,分析了“性情”的内涵、源泉、特性以及其他创作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用非其志,使得理想与现实脱节,是纳兰容若一切痛苦的根源,并最终导致他悲剧性人生体验的产生,外化为对扈从生活的极端排斥与厌恶。真正决定纳兰边塞词抑郁感伤情绪的是词人个性,是纳兰“特别的性格”“狂热的怪性”。  相似文献   
17.
清代满族杰出词人纳兰性德是一颗灿烂夺目的明星,给清代词坛增添了奇光异彩;他更是满汉文化交融的一个使者,在中华民族满汉发展史上唱出了一曲民族友谊和文化交流之歌。这可以从其词题材内容的满汉民族交融和艺术表达的满汉民族交融两个方面来说明。题材内容的满汉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热情讴歌满汉士大夫间的诚挚友谊、深情礼赞满汉儿女的纯真爱情和深刻表达对明朝这个汉族政权的感情等三个方面;艺术表达的满汉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情感真挚、感伤基调和比喻等三个方面。从民族交融的角度研究纳兰词,也是我们认识、研究纳兰词的另外一个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18.
作为历来备受学界称赏的《渌水亭杂识》,就其所考订记述的主要内容而言。当归为学术笔记一类,但因其内容芜杂,实则集小说故事、历史琐闻、考据辩证三类基本内容于一体。按照传统的分类原则,《渌水亭杂识》所考订记述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史地、碑刻、器物、文艺、宗教、异闻、风俗等七大类。就其作用而言,《渌水亭杂志》在纳兰性德的思想倾向界定以及辞书修订、历史地理考证、明清科技与宗教、中外交通、历代典章制度、民族学与民俗学等研究领域。具备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述纳兰词的成就及其独抒灵性、柔婉自然又间杂豪宕的艺术特质 ,并探索纳兰词风格转变的原因 ,试图从较深广的背景来透视纳兰词的艺术本体  相似文献   
20.
晚清学者李慈铭的词论散见于著述中,长久不被人知。他以神韵诗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崇尚婉约含蓄的“格韵词说”;词体认识上,区分诗词的不同文体特征,并对小令长调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均体现了他词论的独特视角。词人品评时更能体现词论的价值,一方面针对浙西词派之弊,系统品评了词坛名宿,表达了对南宋词的厌恶和对《花间》婉约词统的推崇;另一方面在成丰年问继续推动纳兰词的批评,构成了清代纳兰词批评史中重要一环。这些丰富的内涵对我们了解咸丰词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