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也是整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中最有声望的权威作品之一.文章根据在欣赏<红字>的过程中由红字"A"引发的联想,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把通过情节联想到的一系列带有字母"A"的英语单词串在一起,进而细细品味霍桑大师那精巧又不乏叛逆与鞭笞的观点,以及他所刻画的海斯特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2.
《拉帕西尼之女》是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故事围绕着女主人公贝雅特丽丝的毒性展弃。虽然贝雅特丽丝的身体充满毒素,但是她却拥有一颗天使般的灵魂。在霍桑看来,身体的毒性只不过是一种凡人的幻觉,灵魂的毒性才是真正的邪恶。灵与肉是可以分离的。  相似文献   
33.
中外读者和评论家们对《红字》中的罗杰·奇林沃思的评价可谓林林总总,但多以批判为主。实际上霍桑笔下的这一形象具有双重特性,他虽对丁梅斯迪尔实施了较残酷的心理探究式的报复,但也对他们通奸所生的私生女像父亲一样疼爱。奇林沃思这种鬼性与人性合为一体的父亲形象是有其创作根源的,应客观地、全面地认识评价奇林沃思。  相似文献   
34.
文章从象征、对比反衬和心理分析三个反面探讨了霍桑《红字》写作手法的多重性,及其产生的美妙效果;通过分析使读者领略了霍桑独到的写作风格,进一步理解了《红字》的深刻内涵和主题。  相似文献   
35.
《我的堂伯,莫里纳少校》是霍桑的一篇鲜为人知的成长题材讽喻体短篇小说。小说用年轻的乡下人罗宾进城攀亲,夜间寻觉堂伯的故事比喻一个日益兴起的充满活力的美利坚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这种成熟对年轻的罗宾来说则是对人生道路及生活方式的求索和选择。  相似文献   
36.
霍桑的女权主义思想在海丝特·白兰个性上的体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评论界把女权主义思想定义为妇女对自身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的追求,而对女性自我保障、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意识强调甚少。实际上,霍桑的早期女权主义思想主要是从海丝特·白兰的自我保障意识上得以体现的。  相似文献   
37.
在中译本中,霍桑小说中的楔子常被认为是无关紧要而省略。本文通过探讨霍桑的短篇名著《拉巴契尼的女儿》中楔子的内在互文性,发现楔子中包含了作者的交流意图:调整读者的阅读预期和角度。  相似文献   
38.
霍桑是19世纪名的浪漫主义小说家之一,《红字》是最能体现霍桑艺术风格-象征手法的代表作。霍桑的象征手法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不拘泥于传统形式。霍桑被誉为19世纪美国的最出色的象征派作家。  相似文献   
39.
霍桑以饱蘸情感的笔触展现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自然风光、历史传奇和风土人情,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浓郁的恋乡情怀,并通过回归、人性等主题的哲学思考展示了渗透在作品中的乡土情结的表征和底蕴,以及这种情结与浪漫主义创作倾向的交融关系。  相似文献   
40.
《红字》是美国的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作品以生动的题材和独特的象征手法代表了霍桑创作的最高成就。本文分析了小说人物和情节中基督教原型的象征意义,揭示了霍桑的"原罪———赎罪———死亡———永生"这一创作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