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爱伦·坡与霍桑同是美国19世纪中期的文学大师,两人在哥特小说创作上极有建树并享有盛誉.通过比较爱伦·坡的<黒猫>与霍桑的<教长的黒面纱>两篇哥特短篇小说中的黑颜色内涵,从而体现出两位作家不同的文学理论和创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42.
作为一名文学巨匠,霍桑非常客观地说明了清教衰落的内在和外在原因,同时也以他独到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在作品中描绘了美国清教的排他性和残酷性。但由于所处时代和其个人的原因,清教在基督教发展史和美国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的积极作用在霍桑的作品中却处于缺位状态。在研究霍桑的清教主题作品时,只有站在历史的高度,才能对它们进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3.
介绍叙事视角的基本类型,据热奈特聚焦理论分析《红字》的叙事视角,小说主要采用非聚焦型视角.穿插使用内聚焦型叙事视角。霍桑通过非聚焦型的全知视角,让读者把握小说人物性格及心理特征:使用非聚焦型视角则是因小说婚外情主题违反清教传统,须借小说中人物之口表述自己的观点。避免受到道德谴责。这种非聚焦性的使用,表面上是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其实反映了霍桑对超验主义和清教的解构。  相似文献   
44.
霍桑的名著《红字》出版后曾引起轰动,这与作者为该书精心创作的前言——《海关》的宣传效果是不可分割。试从《红字》创作的政治历史背景,《红字》出版时的商业背景以及《红字》主题可能引发的道德责任三方面入手分析该前言,以揭示出霍桑创作前言的真实目的,是想以政治爆料为噱头,吸引大批读者,提升《红字》销量的同时,通过塑造一个"编辑者"的叙述者形象,巧妙地规避了《红字》主题可能引发的道德责任,从而达到商业文学和艺术文学的完美平衡。  相似文献   
45.
46.
《好小伙布郎》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霍桑的短篇名作。本文试分析作品中"哥特"意蕴的具体体现,来揭示霍桑的矛盾心理,从而再现生活在美国社会受宗教影响的人们埋在心底的罪恶和恐惧,同时也引发了当今社会人们对于人性和道德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47.
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社会里,“走自力更生之路”的男性精神逐渐取代旧式的依赖家族的男性精神。在这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下,霍桑本人和他的小说中的一些男主人公也挣扎在这样的一条成长道路上:一方面独立自主、走自力更生之路,依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立足和成功,另一方面要遭遇旧的等级制度和新社会里的竞争的压力下产生的精神空虚感和孤独感。霍桑笔下的男主人公的故事记录了19世纪上半叶的“走自力更生之路”的美国男性精神的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48.
Nathaniel Hawthorne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novelists in 19th century and his reputation has been on the increase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The Scarlet Letter. This paper concentr...  相似文献   
49.
本文在阐述了鲇鱼效应、责任分散效应、霍桑效应、南风效应这几个心理效应给予我们的有益启示的基础上,分析了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0.
宗教叙事伦理以宗教传说与宗教教义作为潜在的叙事资源与创作题旨,是宗教伦理形态在叙事文本中的具体描摹.霍桑在宗教的叙事框架中演绎了北美现代意识冲击下的女性角色嬗变,表现出作家矛盾复杂的婚姻伦理观念与宗教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