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90篇
  免费   158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教育   6556篇
科学研究   631篇
各国文化   40篇
体育   1015篇
综合类   75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79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1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635篇
  2012年   784篇
  2011年   759篇
  2010年   551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700篇
  2007年   804篇
  2006年   785篇
  2005年   630篇
  2004年   551篇
  2003年   493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267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周易>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和生命智慧,是研究我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时期的哲学、史学、民俗学以及养生学等的重要文献之一.文章从养生学角度着眼,探讨<周易>养生哲学的三个重要理论基础,并且从日常生活饮食等相关内容入手,具体分析<周易>养生学的几大特点及其包含的深层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92.
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不断创新的过程中,邓小平为我们树立了创新的典范。他不仅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创新思想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创新精神,而且身体力行,付诸实践。  相似文献   
993.
公共精神是公民的基本素质。公共精神体现在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维护公共利益,具备公共理性等方面。培养公共精神是公民教育的主旨。大学应该创造条件使大学生在公共话题的言说和公共事务的参与中培养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古代的士人构成了王朝统治的中坚力量。武士则是日本中世纪社会的重要倚仗力量。中国的士人最初是带有更多尚武精神内涵的,社会精英阶层的价值取向往往影响民族精神,对比二者及其各自文明的道路可以借鉴后者对培育昂扬向上、勇于迎接挑战的民族精神方面的可取之处,也使得通过差异对比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文化,培育奋发有为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历史使命。从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工匠精神的内涵入手,探讨了该专业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意义,并提出了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6.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路径进行探析,旨在使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具备时代所需的"工匠精神",服务当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素质技能人才支撑。"双高"建设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完善基于"工匠精神"的人才培养机制,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构建基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PDCA"运行模式,以及加快高职教育由层次向类型转变。  相似文献   
997.
灵肉和谐、天人合一、长调音乐与草原风俗画融合等构成的草原诗境,是千夫长的长篇小说《长调》给读者提供的新阅读视野和宁静平和的审美感受。小说展示了人的内心焦虑,并寻找克服焦虑走向精神和谐的途径,具有深刻的人性价值。  相似文献   
998.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使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推进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师范大学应适应新要求,以优秀教师和教育家为培养目标,以文化的传承与创造和科技创新为科学研究的目标。坚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教师教育不动摇,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999.
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以惨重的代价给人们以重要启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是与社会主义国家巩固、统一命运悠关的大问题。从民族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旧时代民族遗产的影响以及民族矛盾性质的认识与处理等方面看,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00.
屈原和柳宗元的诗文作品,蕴含着共同的精神品格和抒情模式——“骚怨精神”。它是一种执著精神,也是诗人为实现自我、完善自我人格甘愿承受现实不平所带来的一切痛苦折磨而自强自立的进取精神。在抒情模式上作品哀怨幽深,低回曲折,形成了哀怨、凄婉、缠绵的风格。它的形成因素,既有创作主体的因素,也有客观局势的造就,文化因子的传承、交融、吸纳碰撞,以及地域色彩、地理环境均对其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