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34篇
教育   412篇
科学研究   30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Woo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irteen Arraiolos carpets from the 17th–19th century belonging to the National Museum of Ancient Art (NMAA, Lisboa, Portugal) collection were analysed to identify the natural dyes and mordants employed in the traditional dyeing process, in a way to complement and improve actual knowledge on this rugs. Natural dyes were extracted from Arraiolos historical wool fibres using a mild extraction method, follow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diode array and mass spectrometry detection (HPLC-DAD-MS) for compound identification. Colouri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colour parameters in all historical samples. Quantification of mordants in the historical fibres was carried out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ICP-MS). Weld, indigo, spurge flax, brazilwood, madder and cochineal were identified as dye sources in the fibres. Alum wa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ordant, but the presence of iron and zinc was also detected in some darker samples. The use of madder and cochineal is not referred in the available historical dyeing recipes. This study also proved that the actual visual perception of these carpets i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natural dyes photodegradation, which was mostly unaccounted for before.  相似文献   
52.
2004年4月3日至5月5日,笔者对黑叶猴进行了野外生态及种群数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原野钟保护区内的黑叶猴仅有8群50只,其中包括1只当月生黄毛婴猴。猴群与1987年调查结果一样,但猴群个体数减少23只,主要是家庭成员减少;(2)保护区外围新发现7群59只,其中包括新增当月生4只黄毛婴猴;(3)黑叶猴的春季食物主要是被子植物的幼芽、叶和花;(4)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应以黑叶猴分布及取食范围为依据,重新调整规划,建议下游从花嘎乡的底母村左侧河谷两侧到上游叉河北盘江两岸重新规划为黑叶猴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53.
辽宁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足迹分析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2001年辽宁省及其14个城市自然资源的使用程度以及由此对土地的占用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辽宁省绝大部分城市的生态负荷超过了其生态容量,全省人均生态赤字为1.31 hm2;资源和资源加工型城市(盘锦、鞍山、辽阳、本溪和抚顺)构成了生态严重超载的"黑色带区",其生态赤字高达2.45hm2~5.23hm2/cap;仅锦州没有生态赤字,具有相对可持续性.化石能源消费是生态负荷的主要来源,全省该项足迹为1.63 hm2/cap,占总足迹的67.3%;上述生态赤字最高的5市的化石能源足迹比例更高,均在75%以上.耕地类生态盈余主要分布在锦州、铁岭、葫芦岛和盘锦,赤字主要分布在大连、本溪、抚顺和丹东,全省耕地略有盈余.全省水域类生态盈余较高,主要分布在大连、盘锦、葫芦岛、营口和锦州5个沿海城市及丹东市.绝大部分城市出现牧草地类生态赤字,所有城市的林地略有盈余.辽宁省各市的生态效率(单位生态足迹的GDP值)很不平衡,最高者(沈阳)是最低者(阜新)的10倍多;工业产业链级高(如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达的城市的生态效率高;工业不发达或产业链级低(如资源开采和资源加工业)和服务业不发达的城市的生态效率低.文章针对生态足迹的结构和地理分布,对辽宁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战略取向建议.  相似文献   
54.
持续积累材料在我国典型自然环境中腐蚀数据8.6万多个。开发了海 水腐蚀形貌诊断系统;建立了腐蚀电化学现场原位检测新方法;发展了腐蚀数据处理方法, 建立了腐蚀性的评价模型;完善了我国材料环境腐蚀数据总库;完成了西部地区腐蚀调查。 材料环境腐蚀数据和研究成果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5.
内蒙古自然灾害综合分区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 2 0 0 0年TM影像为基础获取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 ,结合近 4 0a的气象资料 ,选择干旱、沙漠化、水土流失、白灾、盐渍化、霜冻等指标 ,应用层次分析法 ,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灾害进行综合分区与评价研究。进一步根据评价结果划分了极重灾害区、重灾害区、中灾害区、轻灾害区、微灾害区等 5个灾害等级区域 ,并结合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自然灾害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6.
资源范式的证伪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念平 《资源科学》2001,23(4):26-35
迄今为止,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利用都是建立在“自然资源是有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这一基本认知之上的。但是如何仅仅根据这样的认知并不能将自然资源与自然物质和能量区分开来,也不能准确地界定自然资源。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起源与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自然资源与人类是共同起源的,是与人类的知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而且自然资源的范围、质量与数量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人类的知识积累和科技发展水平。所以,自然资源指的并不是自然物质的能量本身,而是人类在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而开发出来的附着于自然物质和能量之上的使用功能,自然物质和能量仅仅是承载自然资源的载体。对自然资源物质概念的否定必然会导致所有关于自然资源研究的理论体系的调整或重建。同时由于自然资源也是其他许多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基础,因此自然资源科学必将会成为超越自然、社会与人文科学之上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7.
更高水平的足球人才、更充足的储备是足球队水平更高的根源。本文对当今世界足球人才成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养”两种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足球人才的发展和培养道路。“自然选择”模式是根据人体生长发育阶段,从低至高发展各级别联赛,让球员在各级别联赛中发展自己的足球志趣和竞技水平,自我选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完全尊重球员个体的...  相似文献   
58.
速滑是黑龙江省的优势项目,在黑龙江省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多年来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速滑运动员。通过对黑龙江省速滑三线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调查,分析黑龙江省速滑三线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为黑龙江省速滑后备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9.
在明代277年中,江淮大地发生过水灾、旱灾、风灾、雹灾、雪灾、霜冻、雷击、蝗灾、震灾等各类灾害,灾害频率不仅高于全国同期,而且也比明代以前的安徽高得多。为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明王朝采取了各种救灾措施,不论是消极的禳灾之举,还是积极的治灾之策,对纾缓灾情、救济灾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些灾荒救治举措对当今安徽防灾减灾事业不无启迪之处。  相似文献   
60.
智能检索环境下的索引编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智能检索的实质,分析了智能检索环境下编制索引遇到的障碍,探讨了实现智能检索在编制索引方面应当采取的技术,包括文档预处理技术、元数据和RDF、语义网技术和机器学习。并且举例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实现问题,同时说明了索引编制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