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2篇
  免费   26篇
教育   3099篇
科学研究   34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8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21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72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在对"现代中国文学史"这一文学史理论构想的合理性与艰难性进行阐释的同时,也对"现代中国"这一概念在国家建设和文学想象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并在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现代民族国家的理论框架之外,试图从语言关系的层面对疏漏的海外华文文学、翻译文学、少数民族文学进行一定程度的包容尝试。  相似文献   
92.
论述了何其芳早期文学思想在他诗文创作中的主要体现,认为贯穿其早期文学创作的基本思想就是:"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而何其芳这种文学思想的形成与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和浸润,新月派诗歌的鼓舞和激荡以及西方文学的多元影响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3.
从科学与文学关联的角度关注"人类学写作"问题,讨论写作的人类性和人类写作性;提出"人类学写作"就是人类自我认知的文本呈现,是人类文化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94.
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的四个步骤即信赖、侵入、吸纳、补偿凸显了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译者的主体性比在翻译其他体裁的文本时表现得更为明显。然而,译者主体性是否能够发挥到最佳状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译者是否具备足够的文学理论知识。本文首先阐述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在文学翻译活动中文学理论知识对译者合理发挥其主体性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虽然“境界”在哲学、美学与文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翻译界对于境界理论的研究成果十分少见。本文从“境界”范畴的三个基本特点入手,提出了“境界”集鉴赏、批评与创作于一体的“三位一体”说。用于文学翻译鉴赏的“境界”体现了它的直觉感悟性特点,用于文学翻译批评的“境界”体现了它的觉解层级性特征,用于文学翻译创作的“境界”体现了它的情感表现性特征。  相似文献   
96.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是培养语篇理解能力,然而传统教学方式忽略了文学文本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使得学生的认知理解局限于语言结构性知识,其认知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基础英语课程的文学视角介入可以为学生打开文本理解的空间,并能丰富学生的认知维度。  相似文献   
97.
孙犁抗日小说具有独特的浪漫唯美风格。除受到魏晋文化和古典主情文学传统的影响外,孙犁还借鉴了以屠格涅夫为代表的西方浪漫文学和以鲁迅、沈从文为代表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创作经验,因此,他的抗日小说创作完美地承载了历史赋予的革命使命。  相似文献   
98.
将《茉莉香片》回归文学现场,在互文指涉与映射下发现文本在现场的文本意义与文本价值。《杂志》以中立化姿态,建构了一个能够刊载描绘平凡性及世俗化作品的文本环境。在此平台上,《茉莉香片》与同期及近期文本建立起一个互相联系的文学场。在场域中,《茉莉香片》以远离政治的方式,用讲故事的传统说书形式开场,使用多种技巧,呈现了一个民族形式与西方现代派表现技巧相结合,融合新旧、中西、现代传统各因素风格的文本。  相似文献   
99.
西晋文人大量地创作咏物赋,咏物赋成为他们关注日常现实生活的一种表现方式。西晋咏物赋题材生活化,描摹事物生动形象,富于理的内涵,与前代的咏物赋相比,西晋咏物赋不仅题材扩大了,在艺术上也有长足的发展。西晋咏物赋的繁荣体现了赋体文学观的发展变化,倾向于征实①,追求穷形尽相,讲究分赋物理等,对后来的文学都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in the Dutch East Indies, known locally as the Tiong Hoa Hwe Koan (THHK)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Batavia in 1900. A key objective of the THHK’s foundation was the creation of modern schools instructing in Mandarin for local Chinese students. At the turn of the 20th century, this odd choice of instructional language led to highly charged debates about languages, pedagogical efficacy, practicality, modernity-tradition and cultural authenticity. Using underutilized source materials in the local Malay-Hokkien vernacular, this article revisits these debates amongst the Chinese in the Dutch colony. This article interrogates the transparency of common ethnicity in analyses of Chinese nationalisms that developed outside of continental China. Drawing on the concept of “literary governance” as well as comparative work by scholars on Indian and continental Chinese nationalisms, it demon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lonial context which provoked the THHK to adopt the vocabulary of modernity in reworking progressive ideas circulating in displaced Chinese nationalistic circles. Notwithstanding the THHK’s promotion of Mandarin, such reworking was accomplished through vigorous acts of transliteration and translation in the hybridized Malay-Hokkien vernacular. The THHK was hardly on the receiving end of nationalistic influences emanating from the proverbial China core but was an active agent in what has been described as a “global moment of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case of the THHK demonstrates the need for a finer understanding of multivalent histories of Chinese nationalisms as well as how these histories intersected with those of European colonialism in Southeast As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