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599篇
科学研究   110篇
体育   60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把电磁振动技术引入到金属粉末注射成型中,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逐步调节振动频率和振幅,制备出不同振动条件的注射型坯,并通过SEM等实验手段对型坯的物料分散状态和微观结构进行研究,以探讨振动频率和振幅对型坯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振动后,型坯微观结构均散程度大大提高,且随着振动频率或振幅的不断增大,均散程度逐渐达到最好后,均匀和完善程度有所降低,但仍然好于稳态成型时的状态。  相似文献   
22.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transmission of vibration to the head when using whole-body vibration (WBV) training machin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frequency and posture on the transmission of vibration from a vibrating plate to the head of standing people. Nine male participants were exposed to vertical vibration at nine frequencies in the range of 17–46 Hz and vibration acceleration in the range of 7.85–18.64 m/s2 (peak). The participants adopted four standing postures described as standing with locked knee (LK), bent knee (BK), one leg (OL), and one foot to the front and the other to the back (FB). The transmissibility to the head differed among postures (t-test, p < 0.05) and was greatest with the FB posture and smallest with the BK posture. The transmissibility to the head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the frequency (t-test, p < 0.05) but the extent of the decrease depended on the adopted posture. This frequency-posture interaction effect on the transmissibility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designing a training program. The data will be useful for developing standards/protocols that govern the use of WBV machines as well as for building human body models that can predict potential risks arising from using WBV machines.  相似文献   
23.
探讨全身性振动介入抗阻力训练对能量消耗的影响,为体重控制及健身减肥者制定有效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方法:以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健康男性为对象,利用气体代谢分析仪及心率表对"振动介入+抗阻力训练"(实验组,Resistance exercise+Vibration,REV)及单纯"抗阻力训练"(对照组,Resistance exercise, RE)模式下的摄氧及能量消耗等指标进行监测,并运用SPSS17.0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REV组在训练中及训练后0-25分、25-50分的总每分钟能量消耗及每分钟最大摄氧显著高于RE组;2)抗阻力训练结束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以脂肪消耗供能为主,表现为REV组脂肪供能比例明显高于RE组;3)抗阻力训练能显著提升训练中呼吸交换率及换气量,表现为REV组提升率高于RE组。结论:全身性振动介入抗阻力训练可比单纯抗阻力增加更多能量消耗,且在训练后恢复期能提升脂肪供能比例,故控体重运动员及健身减肥者将振动作为辅助训练手段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24.
分别采用模糊诊断方法和灰色诊断方法,利用柴油机轴系扭振参数对单缸熄火故障状态进行了诊断。对实测的故障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诊断基准模,用扭振理论的仿真计算结果作为诊断待检模来进行诊断,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能用多种方法利用轴系扭振参数对柴油机故障进行有效诊断。对这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模糊诊断方法效果更好些。  相似文献   
25.
采用PHYSIO PLATE振动训练台,对北京优秀垒球、女子游泳及女子跳水运动员进行同振幅下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力量训练,并采用MERAC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实验前后以及实验中运动员下肢肌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抗负荷力量训练附加振动刺激可以有效地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能够以相对较小的负荷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同振幅下,次高频(35Hz~50Hz)振动刺激对肌肉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的训练效果显著高于中低频(25Hz~35Hz)振动刺激。  相似文献   
26.
振动训练的生理基础与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振动训练影响运动能力及其提高肌肉力量可能的生理学机制,综述了振动训练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及体育健身者认识和合理利用振动训练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为了拓宽专项力量训练途径,丰富和创新力量训练方法,通过振动力量训练组(II组)和传统力量训练组(I)对比实验研究来探索振动力量训练对跳远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效果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振动力量训练发展和应用提供实验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振动力量训练法能在同等的负荷条件下,能更有效地发展运动员膝关节屈肌群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其中伸肌表现不明显;振动力量训练也提高了运动员的膝关节肌群力量耐力水平,同时使膝关节屈伸肌群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8.
各质点惯性力不共线的单自由度体系的频率分析,是结构动力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文章利用理论力学中的知识,将单自由度质点系平动时的频率计算公式ω=1/(mδ)推广到了单自由度质点系转动时的的频率计算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转动柔度系数的确定方法。这样的处理也启发了学生将各门课程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29.
阐述了大轴承的结构、运动特点及典型故障类型,分析了各种故障的振动、油样和电参量特征,提出了基于振动分析、光铁谱技术及电机电流瞬态检测技术的大轴承故障综合诊断方法,并用该方法对多家企业的7种机型、12台设备进行了21次综合测试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
利用Lyapunov函数研究了带有免疫反应及非线性传染项βV^qT^p(q≤1)的病毒动力学模型的全局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