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53篇
教育   4010篇
科学研究   108篇
各国文化   32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22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360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46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7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孙休孙皓统治期间,东吴国内先后爆发了三次事关吴主废立的政治谣言,其中两次发源于会稽郡而另一次也与会稽有关。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依据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三次谣言不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会稽郡在东吴后期存在发生政治性谣言的条件,而且这些谣言的背后隐藏着两个"核心事实":第一,东吴君权更替极不稳定;第二,会稽士族渴望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22.
宋代农民负担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是封建社会中生产力的代表,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负担问题。宋代农民负担着较沉重的,大约占其收入的30%。因而也是引发宋代社会的各种矛盾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23.
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一方面要保护水源地环境,一方面要满足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成为地方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因此,水源地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明确发展方向,培育核心竞争力,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4.
对1857年3月至1858年5月捻军与太平军在两淮地区的联合抗清行动进行考察,认为两军走上联合抗清之路出于各自摆脱困境的现实需要;联合壮大了抗清实力,取得了正阳关之战的胜利;联合具有功利性,军事行动不能协调一致,没有达成预期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25.
《板桥杂记》虽然是一部冶游之书,但值明清交替之际,却渗透着汉文人普遍的“遗民情怀”,仔细剖读《板桥杂记》会发现,这一时期“遗民文人”普遍感伤的常常不属高尚的家国情感,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失语和个人的挫败感。  相似文献   
26.
明代是中国古代楚辞学史上研究宋玉成果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朝代。在宋玉作品的艺术探讨、真伪鉴定和整理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27.
陈匪石是为数不多的南京籍南社作家。他不仅在词的创作上极负盛名,而且精于词学理论。他所撰的《宋词举》,奠定了他在近代古典学研究领域里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28.
伴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在近代化起步后受社会进步思潮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呈现出移风易俗的新气象,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其间,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们对“天下移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对清末民初移风易俗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理论上积极倡导,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扬移风易俗的意义,主张剪辫易服,废除跪拜,反对男尊女卑,提倡婚姻自由,并组织风俗改良团体,制定法令,发表演说等。二、他们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的同时,更以可贵的勇气身体力行,成为铲除社会陋俗、树立社会新风的重要力量,并体现出大多以西方国家的习俗为楷模、融入爱国主义情怀、参与领域广泛和女留学生更为注重妇女解放等特点。  相似文献   
29.
引礼入法是中国古代政治和法律史上的重要内容。在汉代,引礼入法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并大量运用于法律实践,呈现出法律的儒学化和礼治的法律化等特征。先教后刑、“原心论罪”、“亲亲得首相匿”和司法官吏的儒生化等构成了汉代引礼入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0.
高句丽是一个崛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其民俗中有相当一部分与殷商文化相吻合,主要反映在高句丽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