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352篇
科学研究   3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4篇
综合类   3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淮军是晚清时期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20世纪八九十年代,淮军研究曾掀起一阵热潮,此后却相对沉寂。基于对准军既有研究成果进行仔细梳理、简要述评的基础上,对淮军研究资料的整理与挖掘、学术视野的拓宽和研究领域的拓展提出了一些粗浅看法,以期为淮军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2.
美军军事观察组是二战后期美国与中共交往的一种方式,也是双方第一次直接对话和合作。美方派出观察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美方服务于自己的战时需要和战后需要,有助于其对中国政治和军事等情况的认识。对观察组的历史评价存在一些争议,总的来说,观察组成员大多对中共形成了较好的印象,有利于中共向外界展示自身和争取较好的政治和舆论环境,合作过程也是中共外交实践的一次有益尝试,积累了一定的对外交往经验和能力。  相似文献   
103.
抗战时期,鉴于托派言行对中共活动的危害,中共在第三届广西学生军中秘密组织和领导学生对托派分子的破坏活动进行反击,并采取讨论、歌咏、开会等措施孤立和驱逐托派分子,同时利用新桂系的"反托"活动来打击托派分子。这种斗争尽管有扩大化倾向,但纯洁了队伍,发现和培养了一批积极分子,有利于中共在学生军中的发展,扩大了中共在学生中的影响,对中共控制学生军的领导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虽然海内外对马来亚共产党的历史以及马来亚华侨抗战史都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然而,一直以来却并没有有说服力的成果全面介绍和剖析马共在这场抗日武装斗争中的作用和地位。总体来说,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研究的盲点。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问题的国内研究状况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5.
学界对于敦煌所出《索铁子牒》的释读上有一些分歧,对于其中的“观子户”一词更是众说纷纭。本文整理了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部分内容的释读提出了新的看法,并推定补充了原文书部分残缺的内容;至于“观子户”一词,本文以为是“馆子户”之音讹,并结合唐宋时期的重处色役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进行了北上长征的战略转移,期间路经西部侗、苗、布依、瑶、水、白、畲、毛南、仫佬、壮、土家、彝、羌、仡佬等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正确提出和处理民族关系与民族问题,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同时也探索提出并丰富和发展了我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对当代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7.
以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为例,探讨革命旧址纪念馆馆藏红色文献的史料价值,以期充分发挥红色文献及文物资源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抗战初期组建的新四军原本是一支文化缺乏的军队,后来因为新四军领导者大力延揽人才,善于使用人才,营造学习氛围,使新四军成为政治素质硬、文化素养高、军民关系密切的人民军队,新四军的成功的文化建军之路,对当今社会的文化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9.
Drawing on the psychoanalytical theory of Jacques Lacan, rhetorical scholars can delineate between subversive and conservative comedy—conceived not in terms of genre but as modes of subjectivity articulation that produce perspectival shifts within a given symbolic configuration—in ways that allow us to theorize, and to possibly map, the production of an active critical subject. I analyze two visual political interventions—a graffiti artwork and a 3D animated projection—onto the façade of the contested Monument to the Soviet Army in Sofia, Bulgaria. The interventions' rhetorical potential hinges on the dialogic deployment of subversive and conservative burlesque and of the epic. To delineate between subversive burlesque, which entails identification with rupture or the irreducible antagonism constitutive of any social-discursive formation, and conservative burlesque, for which rupture only serves to reaffirm an ideologically assured identity, I draw on Alenka Zupan?i?'s typology of comedy. The subversive burlesque can open space for agency and social critique by short-circui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al and the particular elements in a given ideological formation, while the conservative burlesque and the epic leave that relationship intact.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在对2008年度全军档案学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讨会现场讨论的情况,对当前军队档案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取得的研究成果从十个方面进行归纳,以期为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