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4篇
  免费   4篇
教育   1014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54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鲁迅基于现代“人”的立场观念和个人情感生活的曲折苦涩体验,相当关注妇女的问题。他尖锐地批判了中国传统男性中心文化“吃人”的、荒谬的本质,并对男权文化挤压下的“失节”妇女表现出深切的自我情感认同;他一面热切地期盼着妇女成为觉醒的“现代人”,一面又清醒地质疑着妇女解放路途中的重重问题,在“希望”与“绝望”中徘徊。  相似文献   
922.
对荀子的礼学立论角度进行了分析。荀子的礼学立论本于两个维度即:实用维度和情感维度。实用维度是对原始礼学外在实用性的继承,其实质是爱己;情感维度是对生活本身情感的发掘,其实质为爱人。两个维度本身都导源于生活情感本身。  相似文献   
923.
鲁迅很少谈及日本和日本化,周作人一生把日本化当作研究对象。探讨二在异化选择上的差异,不仅有助于深入认识鲁迅和周作人,而且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异化的选择与研究、交流与传播,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24.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来看,<补天>以中国古代神话为素材进行现代加工,形成在历史形象中的现实斗争的投影.  相似文献   
925.
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以优秀的创作实绩表现了其彻底的反封建精神,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然而到了20世纪末,却有一批文化保守主义论者批评“五四”以及鲁迅、陈独秀等对待传统文化的激烈态度,主张对文化传统持审慎和温和的态度。于是,我们不得不回到文学评论的一个基本常识,即知人论世。  相似文献   
926.
鲁迅、茅盾的小说创作与时代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代精神凝聚了一个时代的基本价值取向,有使命感的作家必然要加以关注。但作家对时代精神的理解须与感性直观的经验结合在一起。鲁迅基于感性的经验形成了对启蒙主义时代精神的理解,并通过创作加以折射,他的小说既具思想穿透性,又有艺术感染力。而茅盾的《子夜》等小说体现了革命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左翼文学的高峰。他用革命的理性规范作品的主颞和人物.隐去了自我.写得比鲁迅正确.但在艺术性上存在一些缺憾。  相似文献   
927.
守望乡土学的鲁迅提出乡土学这一概念后积极创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从关注家乡走向批判“国民性”时所发出的最强音、他在将悲悯与忧患意识上升为凝重冷峻之悲剧意识时所呈现出的庄严与悲壮的美学效果,对于同期和后世同类作家来说,是一座难以企及的化高峰,显示了鲁迅乡土学在思想上和美学上的高度。  相似文献   
928.
鲁迅继承了乾嘉学派朴实的作风和治学方法,但他不仅在研究视野上超越了清代学者,而且具有高超的“史识”。此外,他还运用了社会学、心理学和比较文学等方法来研究文学史,树立了自己独特的治学风格。  相似文献   
929.
陈映真的“左派”作家、学者的身份异常引人注目,因而被称为台湾“最后的马克思”;他秉持自由、民主的精神、坚守统一立场和信念,在小说和时评中展开对台湾社会“分离主义”思潮的尖锐抨击,并追根溯源,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寻找“分离主义”思潮的历史根源。本文试图探讨基督教在陈映真自由精神形成中的原初作用、鲁迅在国家认同上对少年陈映真的思想塑形,以及他的自由精神和国家观念在与台湾社会现实产生冲突以后走向马克思主义以寻求思想出路的过程。  相似文献   
930.
焦循的《孟子正义》是清代第一部用一家之注的新疏,也是清代本赵注《孟子》仅存的一部新疏。于赵注,申、补、正、存,实事求是,不墨守唐宋旧疏“疏不破注”的成法,“于赵氏之说或有所疑,不惜驳破以相规正”,尽显清学特色。广考博征,融会贯通,精审独到,乃清代“新疏家模范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