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6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系统-探究-创新”教学模式简称为SEI教学模式。模式确定了宏观及微观两类目标。“提出目标-确定问题-提出假说-收集材料-实验设计-实验观察-得出结论”是该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关注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是该教学模式的基本评估原则。  相似文献   
42.
43.
西方心理学流派之争归根结蒂是哲学流派之争,心理学整合的困境同样是极端化哲学流派会通的困境。中国意象认识论有机生成的整体化思想,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凸显其强大的生命力。以此为基础,对心理学的现状、对立及整合问题进行审视,不难发现对立的实质和整合的出路。通过对国内有关意象、表象方面心理学综合研究的考察,可以预见以意象认识论为哲学基础,构建中国化意象心理学,也许是心理学整合的未来希望。  相似文献   
44.
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不断进步,教师实践知识的重要性不断显现,成为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本取向;实践知识具有学科知识深化、交际知识丰富、生活知识增扩和良好习惯养成等功能;需要构建包括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以及社区服务在内的实践课程体系,建构与完善职前教师实践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45.
普通本科与高职都设有国际商务英语专业,二者的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没有本质的区别。按国家教育政策,两者都需考虑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都应将人之所以为人的素养教育纳入重点,培养语言运用和商务活动能力强、具有严谨的思维能力、融贯中西文化和职业素养高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46.
境遇剧是萨特哲学的特殊载体,他善于通过境遇剧的形式表述其深刻的哲学思考。萨特的境遇剧有着独特的境遇,《禁闭》反映了具有现实生活意义又富于哲理意蕴的境遇,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相似文献   
47.
在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哲学史上,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占有一个无可替代的位置。其哲学研究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该文探讨了"语言游戏"说的提出背景、"语言游戏"说的性质内涵、"语言游戏"说的意义。  相似文献   
48.
阐述了信息资源共享的背景与发展,在指出它作为一种理念的可贵的同时,对于这一理念转化为理论从个体与普遍、自由与平等上进行了哲学思考.最后分析了信息资源共享在法律制度与经济制度里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49.
黑格尔哲学中的“反思”指的是概念之间及其内部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反映的关系。当前包括一些工具书在内的一种流行理解认为,“反思”与“反省”同义,指精神的自我活动和内省的方法,与黑格尔的原意相去甚远,应当严格区分开。  相似文献   
50.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home as a site of ‘scientific’ enquiry in eighteenth-century Britain and Ireland via the experiences of female experimenters. The focus of their investigation was the cultivation of silkworms for the purposes of making silk and substituting expensive foreign imports with domestic manufacture. This research argues that enquiry was just one of many domestic practices a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estic labour and intellectual work was enmeshed. The spaces and objects of home, alongside the tacit knowledge of its inhabitants, provided a flexible context for experiment, which was accessible to a broad section of eighteenth-century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