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7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1.
代言体诗即代人言心或以人和物代己言心。李白对古典代言体诗的疆域 ,作出了杰出的开拓。他在广泛借鉴和转化传统代言体的基础上 ,怀着悲天悯人的博大忧虑 ,关怀着社会上一群被压抑、被漠视的悲伤灵魂 ,并从中萃取弃妇情结为自己也身处其间的文人生存境遇伸张正义和宣泄郁积。他使诗歌的审美心理功能 ,获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深入的开发 ;并且在推进代言体向广义形态发展中 ,探索着丰富多彩的社会问题、文化症结和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812.
《赵贞吉诗文集注》是今人官长驰对赵贞吉的《赵文肃公文集》所作的唯一注本,这为后学者研究赵贞吉其人其文提供了极大方便。但该注本由于所用底本及其他原因,存在一些讹误脱漏及标点不当之处。本文使用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十三年刻本,对该注本一一进行正误补脱,改正不当标点,并分析了造成讹误脱漏的原因,以期该注本更加准确、完善。  相似文献   
813.
闺怨诗,顾名思义,即抒写闺阁中人怨愁之情的诗。男性作家们“借女人说话”,表现的却是非女人的主题。有人说:他们的目的是“托志帷房”。我国人民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信奉孔子提出的“乐而不淫,衷而不伤”的温柔敦厚审芙原则。而“乐而不淫,衷而不伤”的创作主张要求诗歌创作在表现人物的欢乐和悲哀时,一定要适度。  相似文献   
814.
月在中国诗歌里是具有母题意味的形象.由远古的月崇拜到月走进文人的诗中,月意象包含有多层次的内容.它象征着人类的情思、故乡,亦引发了无数文人的哲理思考,同时又是士大夫的人格化身.因此月意象蕴涵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感.  相似文献   
815.
某些金代初期的词作赏析或疏于对具体的历史背景详加考察,或对作家生平及作品写作年代考证不足。对词作的赏析应当本着“见仁见智”的态度,充分掌握并熟悉有关史料。  相似文献   
816.
清代阮元与孙诒让相继对《毛诗正义》作了细致校勘,但《毛诗正义》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着学者对《毛诗正义》的理解与认识,本文即是在前人校勘成果基础上所作的补充。  相似文献   
817.
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前三卷包括十位注者,是苏诗十注本的残余。十注本后来发展为《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类注本)。通过两个注本的对照,赵次公、程绩、李厚、宋援、林子仁、赵夔、师尹、孙倬等八人身份可以确定。十注本中傅、胡二位名下的注文,与类注本中的傅=(上++下深)、胡铨、胡仔的注文都不一致,而是分人赵次公、程绩、师尹、林子仁、赵夔、任居实等诸人的名下,这些注文的特点与所归之人的注释风格皆有吻合之处。另外,有些傅、胡名下的注文,显然出自赵次公之手。因此,傅、胡二注系后人的伪托。  相似文献   
818.
“言愁”本是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的习得情结,而宋词作为一代文学典范,因其固有的女性气质更加多愁善感。其愁的主要内容有思乡之切、国恨家仇、报国无门、强说之愁、离愁别绪、爱情不幸。许多言“愁”名句也是深入人心,流传千古。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愁情现象不仅与词家对自身命运、时代变迁、社会历史的感悟有关,也与宋代固有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范型相连。  相似文献   
819.
借助特征聚类进行特征抽取是信息检索领域进行文本特征降维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χ2统计和特征聚类相结合的模式,在尽量减少信息缺失的前提下两次对特征项维数进行压缩,通过分析特征的类别分布信息,实现了基于统计的特征降维;进而在基于类别概率分布的模式下实现了文本的矩阵表示,借助矩阵范数进行文本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820.
孟浩然的送别诗根据其人生经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参加科考前所作,显示出他重友情的情怀;第二阶段因考场失利其送别诗的情调略显沉闷;第三阶段隐居故乡期间送别来往客人和故乡亲友的诗作,流露出出仕与隐逸的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