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7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47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冯至早期诗歌可分为"昨日"时期和"北游"时期。"昨日"时期的作品宣扬"爱"和"美"的思想,同时又有着悲剧性的内涵,这与其时处于青年早期的冯至思想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而从"昨日"到"北游",冯至诗风的变化,也可以看作青年冯至接受"成年礼"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842.
在朱湘的诗作中,诗人的生命哲学即:生命(尘世)的不完满表现在残缺的爱情和“荒原”社会对生命(尘世)的屠戮,自然和诗艺只能暂时给不完满的生命予以慰藉,但最终不能成为生命(尘世)赖以脱难的庇护港。  相似文献   
843.
《文选》研究四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难”本独立为类,“临终”本“诗”之子类;《古今诗苑英华》的“犹有遗恨”,指其未能达到“集其清英”的目的与体例上不像后来的《选》那样兼收其它体;《选》不再收何逊诗乃因其分量比《古今诗苑英华》少了三分之二的缘故,这与刘孝绰的“忌避”和《选》的体例如何无关;以《头陀寺碑》之得人《选》为刘孝绰“有意图的徇私情”一说,是断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844.
“表达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对提高高职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要从当前教育制度这一层面上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845.
南宋时代,外患频仍,范成大在宦途漂泊、登山临水之际,社稷之忧亦时时盘结于心,并在诗中艺术地表现为山川行旅与爱国主题、悯农主题的复合咏叹。  相似文献   
846.
咏物诗在南朝齐梁时期大量出现是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王融的咏物诗创作数量虽少,这与他早卒有关,但无论在句式、声律运用、押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了和前代不同的特征,在遣词造句、取境、构思、声韵等方面颇为讲究,也下了不少功夫。因此,研究齐梁咏物诗时,王融是不能被忽视的。  相似文献   
847.
海子作为20世纪的天才诗人,开创了中国当代感伤的浪漫主义先河。西方死亡哲学将死亡定义为人生的警醒者,激发人们质疑现有的人生价值,追求人生的真谛。由于时代造成的悲剧性格,海子认为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找到归宿,在诗歌中大量描写死亡意象,抒发对世俗世界和物质生命的排斥感,并且最终选择了献祭的道路。  相似文献   
848.
本文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汉英两种语言感谢语的使用以及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感谢语的习得情况,并从致谢情景、致谢策略使用以及具体感谢语言几个方面比较了汉英感谢语的异同和语用迁移。  相似文献   
849.
唐代开科取士,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最佳途径。应试者得失之际,常赋诗抒怀,落第者羞愧、悲愤;及第者欣喜、得意。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应试者对进士的渴望及取得进士的不易。  相似文献   
850.
十六岁的王粲被迫告别故土而身历不测之蛮乡,就如同未成人的孩子脱离了母亲的怀抱。《七哀诗》中所描写的荒草间号泣的婴儿释放出诗人被国家抛弃的悲痛和对荒蛮未知世界的恐惧。而那位母亲“未知身死处”的预言则更象是对其将来命运的一种暗示。汉末诗人笔下出现的大量的弃儿形象都是一种“隐喻”,以此抒写对人生被命运所支配的普遍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