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教育   495篇
科学研究   9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1篇
综合类   3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affect of Third Culture Kids (TCKs) towards their home and host culture(s) and how this affect may indicate possible cultural identity shifts as distinguished in Sussman’s (2000) cultural identity shift model. To this end, the method of poetic inquiry was used. The poems were concerned with TCKs’ affective experiences (Prendergast, 2009). We also investigated whether TCKs described their belonging in terms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rather than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s.Twenty TCKs, ranging in age from 26 to 70 years and from five ‘home cultures’, expressed their early cross-cultural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free verse poem of “Where I’m from”. A mixed method approach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was applied, by combining poetic inquiry using a free verse poem format and clustering these data by means of coding in Atlas.ti. TCKs’ poems were analyzed using belonging, affect, and practices-food-nature-events as key codes.Findings revealed that TCKs expressed stronger positive affect towards their host cultures than towards their ‘home’ cultures, indicating a subtractive cultural identity shift. We also found that TCKs defined their belonging more in terms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an in terms of geographical locations. This study shows that TCKs’ sense of belonging seems more related to the question who than where I am from.  相似文献   
92.
韩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立法。韩国的农业农村立法有6大特征:一是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健全:二是配套法规建设自成体系;三是适时修改法律法规及规则;四是重视农村建设立法;五是重视农民教育立法;六是重视农业组织立法。经过30多年的发展,韩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3.
“小人”人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人判定一个人人格高下的重要标尺。以原型说和特征表说的研究方法探究出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小人”人格依次为卖国求荣、不仁不义、祸国殃民、阴险狡诈、言行可憎、不讲信义六大结构。“小人”人格结构符合实际,富有时代特色,能够帮助大学生认识、摒弃“小人”言行,从而有效地培育大学生理想的“君子”人格。  相似文献   
94.
特色学校是指具有自身独特色彩和风格的学校,它立于“特”,也优于“特”。特色学校的发展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新世纪以来,特色学校特有的功能性和教育价值使其再度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教育研究新的生长点。发展特色学校要从目标优化、内容优化、系统优化和方法优化的模式出发,立足学校实际、准确定位特色、依托校本教研,紧紧围绕“特色”进行教育改革和学校建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摆脱以往学校管理中统得过死,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促进特色学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5.
"比德"是古代中国人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常以自然之物比君子之德.楚辞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来比君子之德,影响了后代中国人的芙的创造,促进了"比德"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96.
青海花儿的歌词艺术包括高超的修辞艺术、独特的语言艺术和整体的谋篇艺术。文章认为,浩如烟海的青海花儿,其各种匠心独运的歌词艺术及其背后的美学精神品格,是青海民间诗艺的"大观园",也是"大美青海"的重要文化因子。文章从语言学和美学的角度,对青海花儿的歌词艺术美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7.
文章重新探讨了《二十四诗品》的主旨。司空图所列举的每类风格针对的不仅是文学艺术,还包括人的精神状态或生命状态。《二十四诗品》是以“道”为核心,呈现的二十四种人生境界和生命状态。与西方的风格论相对照,其目的是凸显我民族古代风格论的特质。《二十四诗品》风格论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与我国自古以来的文学态度有关,即把写诗作为严肃的“立言”事业。  相似文献   
98.
禅学自传入中土以来,对我国的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宋以来,"禅"在文学中发挥的作用更大了,以《沧浪诗话》为切点,通过对禅与诗各自特征的把握,及诗禅交涉的缘起,来阐明"禅"对我国传统诗学创作的影响,以及严羽的"以禅喻诗"的文学创作理论的形成及其对文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99.
绘画和摄影是姊妹艺术,虽然二者的美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不能从绘画的角度来审视摄影的美。摄影的美体现在光、影、形、神、意、趣等六个方面,而且这六个方面往往是相互交融的。  相似文献   
100.
《二十四诗品》以四言诗的形式探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二十四种不同形态的风格之美。其中的《沉著》品从人物行动及周围环境的描写中表达出一种深沉执着的思念之情,并且阐述了这种情感在诗中的表达技巧。《沉著》继承了贯穿《二十四诗品》超越世俗的倾向,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最终指向的是属于现实人生的思念之情。对世俗的超越和对人间情感的执着相互交织,形成了《沉著》品独特的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