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3篇
  免费   1篇
教育   900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4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文人词之所以在中眈唐能走向兴盛,与外部因素的强力推动有很大的关系,中晚唐时期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和渠道,尤其是歌妓演唱、大众传唱和文人唱和等有声传播方式,扩大了词体的影响,刺激了它的创作,加速了其兴盛的进程。  相似文献   
92.
九叶诗派是中国现代史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最彻底、最深刻的诗歌流派,由于中国所积淀的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深刻影响,使中国现代诗人在追求新诗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始终无法避开的问题,即探索新诗自身的艺术创造与现实生活和民族命运的关系,即诗人的现实关注与审美追求的关系.九叶诗派在反传统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继承了传统,从而成为中国诗歌传统最深刻的叛逆者和传承者.  相似文献   
93.
以诗评诗是《诗经》评点中的常用手法,其具体表现形式是以后世具体诗篇或诗句来阐发《诗经》中的诗篇或诗句,从而直观地揭示诗旨、品味意境、指出创作手法、并说明其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试以所见明末诸家诗经评点中以诗评《诗》之处作一粗略统计与论述,初步揭示《诗经》评点中以诗评《诗》的面貌。  相似文献   
94.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以多样的风格和“以文为词”的写作手法扬名于词坛。该文从思想内容和创作风格等方面探寻庄子对辛弃疾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元结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身上具备义勇纯真的北方草原民族的特点。在文学的价值取向上,趋向于质朴和慷慨,更多地强调文学经世致用的政治功能一面。在诗歌理论和创作上,他提倡古诗古乐府,反对近体流行调;提倡言志抒情,不重儒家诗教。有的讽谏之作言词犀利,态度狷狂,有的诗歌古朴直切,与“主文而谲谏”相左,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儒家诗论的藩篱,表现了出身拓跋氏的元结“不师孔丘”的一面。  相似文献   
96.
《民国诗话丛编》作为古籍整理的一大工程,彰幽拯湮,功不可没。但在校点尤其是标点方面也存在一些失误,如人名、地名、书名的误标漏标,以及断句不当、文字讹误等。本文抉取其尤,分类条列指说,以期同行重视。  相似文献   
97.
晚唐诗人赵嘏,20世纪80年代后学界始有关注。二十年多来,学界对其生平事迹、诗歌艺术、诗集整理等皆有论述,赵嘏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另外,对敦煌残卷本《读史编年诗》的关注,成为赵嘏研究的一个亮点。但赵嘏研究整体上处于零散状态,学界投入力量有限,论家较少,有待学者们进一步发掘探索。  相似文献   
98.
《长乐诗话》成书于梁章钜创作生涯的早期,缘起于梁章钜对区域诗学的关注,内容多限于介绍长乐一县的诗人及诗歌创作情况,反映了梁氏早年的诗学思想。《长乐诗话》编纂以时为序、以人为目、因人存诗,又杂采方志文集资料,解疑补缺,创新性地从家族诗歌创作史的角度编纂诗话,使得长乐县史上许多不存于文学史却颇具文采的诗人及其作品流传下来,对于后人了解长乐县的区域文学及家族文学创作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9.
古代诗话“传诗”功能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诗话作为一个大的坐标体系,包括了众多诗人诗作的小坐标,在长期的诗歌传播中,许多诗人诗作的坐标或研究或浮,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考察其变化轨迹,有助于把握诗人诗作地位及时代审美风尚,诗歌误读,自古就有,诗话的纠正误读,帮助阅读鉴赏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诗话对于诗歌艺术化具有“蓄水池”、“发酵池”、“放大器”三种效应,在累积和增殖中,诗歌得以发展并形成传统。  相似文献   
100.
评论界对第三代诗人作品中的“世俗生活”场景有很多论述,但少有评论家对此有一个细致的分析与描述。本文以于坚诗中的“世俗生活”场景为分析对象,从80年代到90年代于坚诗歌写作方式的变化,指出正是诗人原有美学经验的失效导致了90年代诗歌的转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