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90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庄子《让王篇》提出一个重要的人生哲学问题,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生命自由重要,还是在“与物相刃相靡”中享受外在的荣华富贵重要?并给出了“双臂重于天下”的回答与选择。尽管《让王篇》的思想相当驳杂,叙事条理不够清晰,但由于在先秦文献中尖锐地提出了个体生命自由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以“王”为中心的现实世界秩序,揭示了在个体自由与现实政治秩序之间存在着无法解除的根本矛盾,所以具有重要的思想史与美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82.
阿多诺、布尔迪厄、鲍德里亚三位西方学者都批判、揭示了“纯”美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思考“纯”美学的意识形态性,三人分别提供了商品化、话语符号权力、消费社会的符码化特征这三个具有借鉴意义的切入角度。  相似文献   
83.
国外“日常生活审美化”最早出现在后工业社会的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后现代理论家就“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特征。国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由于在理论上基本借鉴和运用了西方的理论资源,因此在研究讨论中,没有突破西方的理论框架,更多地表现出碎片化和现象化。  相似文献   
84.
秦汉马图形是一种与世奋争、生机勃勃的时代精神面貌的展示。文章从不同层面解读了秦汉时期马图形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将在现在及未来的发展中成为具有深层意义、源远流长的图形符号。  相似文献   
85.
普通高校美育课需以审美理论为基础 ,立足于艺术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主 ,抓好课外活动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施美育的最可靠保证 ,搞好教材、设备、资料的建设是上好美育课的前提  相似文献   
86.
王国维的文艺思想是以十九世纪末西方哲学为基础的,将西方审美现代性的精神渗透到文艺思想中去,主要表现在其"无用之用"、"无我之境"、"不隔"等理论中蕴藏着审美现代性的因素,标志着中国美学由古典向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87.
冯友兰在其哲学言述过程中,对艺术时有论及。他对艺术诸多问题的论述不仅涉及到艺术的一些重要问题,而且反映出冯友兰美学在学术立场上融合中西的价值取向,也构成其境界论的先导,表现在论艺术的"文"与"质"和艺术的功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88.
"实践美学"萌芽于1957~1963年的"美学大讨论",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中国美学的主潮,90年代受到"后实践美学"的批判后走上了修正、改造和自我超越之路。"实践美学"在当代美学史上有着突出的贡献,目前,它已经发展为三种新的理论形态,较好地回答了"后实践美学"的提问并保持了自身的活力。  相似文献   
89.
本文对文献、文献学、美学文献和中国美学文献学等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新看法。文献研究是一门真学问、大学问,也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项公益事业,知识结构不全面和私心太重的人是做不好文献研究的。皮朝纲先生不仅倡导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而且数十年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和持之以恒,开拓出禅宗书画美学研究的新领域,尤其在禅宗书画美学文献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中国美学文献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要全面梳理传世的历代文献,从中打捞和挖掘被遗漏的美学文献;二是要继续加强地下考古文献的研究和利用;三是要继续加强域外流散文献的收集和利用;四是要继续加强现当代美学文献的收集和整理。  相似文献   
90.
中国乡村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浓郁的民风民俗,且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加上农业、农村发展的现代理念,美丽乡村建设呈现出各种美的意味。其中,美丽乡村建设凸显的审美特点,暗合了一些美学上关于美的范畴,也即从形式美、和谐美、实践美、生态美四个方面探讨美丽乡村建设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