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905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4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人格教育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比较分析了青年特级教师程翔和程红兵在语文人格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异同 ,指出他们在人格教育探索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2.
在孙吴发展史上 ,孙权之母吴夫人与孙权之女全公主曾先后产生过决定性的作用。吴夫人身处孙吴立国前后 ,对协调孙策、孙权兄弟与南北士大夫的关系 ,组建谋士集团 ,决定独立发展的战略等 ,都有定夺之功。全公主在孙权中后期 ,正值乃父与儒学士大夫阶层矛盾激化之时 ,她乘机兴风作浪 ,为其生母争皇后位 ,参预安排权之继嗣 ,挑起孙权顾命集团的纷争 ,目的在于操纵实权 ,从而恶化了孙吴之政治斗争。二人虽同处后宫 ,皆参预朝政 ,但作用迥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3.
从形、音、义三方面采用古籍校勘中常用的内证、外证和旁证相结合的方法 ,对中古诗歌里 2 0条异文作了一定的校证。  相似文献   
124.
<熔裁>是<文心雕龙>的第三十二篇,具体探讨了写作活动中的"熔意"与"裁辞"的问题,是<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从<熔裁>的逻辑结构的分析,揭示出"熔裁"的思想渊源、丰富含义、基本途径、根本目标、思维个性等五个方面内容特征和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5.
《文心雕龙》的声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心雕龙·声律》全面探讨了六朝时期兴起的音韵学理论以及音韵研究在文学和文章创作上的应用,克服了当时人们对音韵的一些神秘模糊认识。在音韵学理论上,刘勰探讨了汉语声律的本质,明确了辨析语音的科学方法;将音韵研究应用在文学创作中,提出了声、韵、调合谐运用的原则,论述了声律理论在不同文体中的应用。《声律》篇展示了刘勰对汉语音韵学的独到的精辟见解,折射出当时语音研究的现状和成就。  相似文献   
126.
"理一分殊"这一命题具有丰厚的思想渊源,具体提出是程颐回答他的学生杨时关于张载<西铭>的疑问时说出的,朱熹则做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理一分殊"不但是程朱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理学中扮演着方法论的角色.程朱利用"理一分殊"解决了世界万物如何产生以及世界万物统一于什么的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了程朱理学的哲学性质和发展方向.正是由于"理一分殊"这一方法的运用,使得程朱理学大大超越了先秦儒学、道家哲学和佛学关于宇宙生成和万物统一性的论述,使理学成为更缜密、完善、思辨性更强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7.
作为现代著名诗人和学者的闻一多,参与了中国教育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他在清华学校时的求学历程奠定了他作为现代教育家的基础,体现了他的现代教育文化理念。这既表明闻一多教育思想的历史文化价值,也能为当前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8.
《文学概论讲义》是老舍三十年代初教书时写的教材, 他以开放的眼光, 以西方文学理论为参照,指出了中国历代“文说”缺乏科学性。突出地表现在: 论说的主要对象不是“文学”, 而是大而泛之“文”; 主要目的不在“文学”, 而在如何利用“文学”; 论说的态度上有盲目崇古排外倾向, 不太注意语境的时空变化。  相似文献   
129.
张承志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扑朔迷离的想象和丰富深沉的情感。这种感情的流动和渗透,使他的作品弥漫着雄劲的阳刚之气,显示了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30.
<人民文学>是反映文学思潮和作家创作变化的权威刊物,尤其是其中的头题小说,更是地位重要,涉及作家众多,而有几位作家特别受到刊物的重视,如蒋子龙、王蒙,从这两位作家的头题作品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看出<人民文学>的编辑方针,更可以探究传统与创新在新时期文学中的交织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