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0篇
教育   4610篇
科学研究   484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366篇
综合类   29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唐诗人李贺多病而敏感,他对生与死的认识和体验与同时代的诗人相比,尤为深刻,这就是他诗歌里所表现出的强烈的生命意识。同时,在儒家修齐治平的主流文化背景之下,李贺的生命意识还包含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这个没落的王孙对唐王朝的兴衰有着道义上的责任,也有重振家道、光耀门楣的责任。李贺的痛苦正是对生与死的敏感体认和人生价值和意义难以实现的深刻痛苦。把握李贺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生命意识,对于理解他的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2.
沈从文的诗论以其思维方式的直觉感悟式和主体生命投入的情感体验性,和批评文体的关文化特征,在中国现代文学诗论史上独具一格。这种诗论与其追求“和谐”“人性”“纯正”的文学观和美学观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63.
在当前面点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处于凭经验教学阶段,各类教学品种无定量的工艺参数和明确的质量标准,不同教师做法不一,且计量手段落后,概念模糊,制品质量不稳定,造成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实施面点工艺标准化教学,可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烹饪工艺和技能,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标准化意识,为传统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打好基础;工艺标准化是通过对教学品种的制作工艺进行定量研究,从它的原料性状、制作工艺、营养卫生、质量标准及饮食美学等几个方面着手,确定原料质量标准、制作工艺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4.
发达国家政府开发落后区域的主要做法是政府发挥区域开发的导向作用;充分运用政府资源的支持与杠杆作用;重视市场机制和民间力量在开发落后地区中的积极作用.它对我国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是政府在开发中的角色定位是前提;政府的开发战略是关键;正确处理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的关系是保证.  相似文献   
65.
有些批评家认为林白的学叙事缺乏独特的生命体验,其价值“首先并非诗学/艺术上的,而在于体现权力关系的政治化方面”.其实不然.林白的学叙事同样具有诗学价值:这不但表现在林白本中总是流淌着女性独特而丰沛的生命体验,异样而鲜活的生命律动.也表现在林白依仗自己特有的人生体验对女性生命世界进行个人主义的哲学关照.并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主题话语和审美品格上.同时还表现在她的生命叙事对西方生命叙事的非理性和东方生命叙事的意识形态化的超越上。因此我们说林的艺术世界是个体化的,林白的言说在90年代的中国坛有着独一无二的价值。  相似文献   
66.
5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党对经济发展战略的认识不断深化,经济发展目标由强国转向富民;经济发展观由经济现代化到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动力观由“抓革命促生产”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方式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总结其得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7.
人的自然、社会、文化和精神多重存在的生态结构,成就了人与自然、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多重存在关系。在生态系统结构中,这种关系是趋向自由的。文艺生态审美在这多重自由关系中呈现着人的生态化的生命自由体验。在生态自由体验中的人类,能够从本质上认识自然,体认自然,能够真正地从生态意义上去体验人的生态性存在。  相似文献   
68.
This study serves to validate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Digital Native Assessment Scale (C-DNAS) and assess i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a sample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a culture different than the one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NAS. Participants were 402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one province in Mainland China. Results of the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DNAS possessed a stable factorial structure and was a valid measure among Chinese-speaking participants in Mainland China. Tests of measurement invariance revealed score equivalence among the students for each of the four factors of the C-DNAS: grew up with technology; comfortable with multitasking; reliant on graphics for communication; and thrive on instant gratifications and rewards, by computer self-efficacy and experience. Finally, tests of latent mean difference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each of the four factors by computer experience but not by computer self-efficacy.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9.
刘楠  刘伟 《教育教学论坛》2019,(23):142-143
为满足新形势下国家对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总结了多年港航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经验,分析了本专业英语教学的现况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和对策。实践证明本次教学改革使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0.
The article reports on a study that explored the personal narratives of two female travelling academics at a Swedish University who had moved from Australia. To complement previous accounts of difficult migration and enculturation withi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focuses mainly on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the academics and how their own sense of agency allowed them to navigate the new educational context. The article identifies key factors that have enacted these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velling academics and their needs as they move to new higher education contexts. In particular, the article contributes to the long-term migration to a non-English-speaking country (Sweden) by two academics who had previously studied and worked within an English-speaking university system (Australia).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suggests ways pedagogy and policy can respond to support other international academics who choose to travel and work in another country, enhancing and ‘liv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within the global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