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5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60篇
教育   4610篇
科学研究   484篇
各国文化   20篇
体育   366篇
综合类   29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7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22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87篇
  2014年   407篇
  2013年   559篇
  2012年   492篇
  2011年   536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415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286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01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Abstract

Children’s connection to nature (CTN) is declining with each generation, a concerning trend given that CTN is positively linked to wellbeing and environmentalism. A primary cause of this decline is that twenty-first-century youth engage with screens for several hours each day, which to a large extent replaces nature-based play. Researchers have proposed that this change represents a transition in human orientation, particularly in Westernized societies, from nature (biophilia) to digital media (videophilia). Interventions promoting nature-based play must acknowledge digital-media use as a competing leisure pursuit, but the literature presents little guidance for designing programs that will attract young people who are more oriented toward digital media than nature. Drawing on a wide breadth of research, we address this gap through (1) exploring the implications of videophilia for nature-based programming and (2) summarizing recommendations from a nar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for designing interventions that appeal to digital-media-oriented youth.  相似文献   
92.
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对会计信息披露和审计意见的形成、对经济活动和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性问题的核算、对简化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以及实施以评审内部控制为基础的现代审计方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对重要性的研究应从重要性的基本概念出发。  相似文献   
93.
学术期刊实施规范化编排能够扩大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学术论的利用率,使学术期刊在新兴媒体的挑战下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学术期刊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许多客观上的障碍,如版面紧、作写作习惯、编辑工作量加大、主管部门评刊标准等等,这是规范化标准不能彻底执行的重要因素。山西财经大学学报编辑部在规范化编排方面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4.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表现了马尔克斯把“小世界”和“大世界”相结合的审美体验。从艺术观念说 ,这是一种以“魔幻的现实”和呼唤文学相结合的文学观 ;从艺术风格说 ,这是一种以严肃的内容与荒诞形式相结合的夸张象征为主的现代主义风格。这种审美体验和艺术特征 ,来源于马尔克斯的“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使其失真”的创作方法。  相似文献   
95.
音乐是表现情感的一种艺术。音乐欣赏教学原则 ,则是根据我国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论所揭示的教学过程的体现。本文通过将一般教学原则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特点相结合 ,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6.
关于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必须遵循它的职业性原则。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联合体或较大规模学校开设新专业或调整专业结构时,可采取职业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对社会职业的结构模拟。  相似文献   
97.
中学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是把握教学方向,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指针.本文就此介绍笔者在教学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98.
司马迁记录“程婴救孤”故事不是“采摭荒诞”、“爱奇”,而实是司马迁开拓挖掘历史材料的重要表现。司马迁记录“程婴救孤”故事有其深刻的心理基础,是其现实人生体验与历史人物遭际发生共鸣的结果,其中蕴涵着司马迁深刻的幽愤和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99.
张西立 《教学与研究》2001,42(12):33-37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其本质来讲是反对并力图超越任何封闭、僵化的哲学体系的 ,是坚持一种始终能动地面向现实生活和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开放性思维方式的。这种以人类实践活动为“根据”的“辩证思维”或“理论思维” ,其思维方法既是实证的 ,又是思辨的 ,是本体与方法、经验与理性等的高度统一。可以说 ,“辩证思维”或“理论思维” ,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世界观的本质规定性所在 ,同时也是我们得以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共产主义”等基本范畴的科学方法论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100.
When it comes to education, the dream cannot be controlled by the strictures of language or the conscious mind, and in its insistently disobedient character, is unwilling to submit to the demands of a deliberate and conscious curriculum. Indeed, we might say that what dreams represent is the absence of education itself, and a mobile energy antithetical to a fantasy of smoothly functioning teaching. In this article, we approach the question of dreaming’s place in education through two intertwined lenses: the conceptual and the literary. First, we intersperse throughout our paper excerpts from an untitled fictional narrative about a group of students who become progressively more beaten up, and whose teacher is unable to see their bruises, as they embark on the precarious task of expressing their dreaming, creative selves. We also turn to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in particular, Thomas Ogden’s theory of dream thinking)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mpenetrable nature of the dream, and ask how such qualities of unrepresentability might challenge our desires for answerable questions and legible answers. We end this piece with a recognition of the ways in which shared experience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may also support a place for drea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