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钱伟长院士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被周恩来总理称为"三钱".从教60多年来,桃李满天下.在他培养的众多学生中,涌现出了郑哲敏、刘人怀、胡海昌、梁思礼等院士和叶开沅、钱源耀、陈至达教授等著名学者.他的教育思想是对中国高等教育理论的卓越贡献,其科学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2.
《围城》中方鸿渐求学、觅职、恋爱,失业到婚变的失败经历说明方鸿渐已进入“神仙难,凡人更难”的人生因境。而从其家世、学历及人生际遇诸方面考察悲剧性格和命运的成因,我们更可以发现方鸿渐形象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士阶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方鸿渐的悲剧,表明了传统观念在现代浮躁的中西文化冲击下,已被逼入了危险的处境。  相似文献   
33.
作为明清鼎革之际的文坛宗主,钱谦益倡导“灵心”、“世运”、“学问”,力救明季斯文之弊,开有清一代宗宋之风。形成这一诗学体系的原因,在于其面对政治的危机及学术的衰颓所产生的强烈的史官意识及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  相似文献   
34.
从钱起佛禅观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及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揭示其隐逸思想的佛禅原因,以及佛禅意象在其诗歌中的表现,从而说明佛禅文化对钱起的深刻影响和对钱起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的浸染。  相似文献   
35.
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的田园诗不仅向世人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了社会现实和诗人自我,更使人体味到他求真尚质的可贵精神。他的田园诗自成一家,运用白描手法将强烈的爱国精神与闲适的田园生活融为一体,风格平淡、语言真挚。  相似文献   
36.
随着西游故事的东西流衍形成,孙悟空逐渐成为民间崇祀的对象。其始或在南宋,元明清三代曾经兴盛,至晚清归于消歇。此俗前后有数百年的历史,是一份业已消失的民间文化遗产。今见文献中孙悟空崇祀之俗最早似起于福建,而至少云南、湖北、甘肃、江苏、山西、山东等地也比较流行,实际流行的区域可能更广。明末以至清代的孙悟空崇祀之俗为宋元流风,但也不排除百回《西游记》成书后的影响。但是,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塑造肯定受有此本成书以前孙悟空崇祀之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钱斐仲是清代女作家,能倚声填词,且善书画。她受同邑词人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的影响,讲求词风清雅幽妍,语言精琢凝炼。但与浙派其他男性词人相比,其作品又显得更加纤细秀逸。钱斐仲的《雨花庵词话》疏朗精到,直陈词坛得失。  相似文献   
38.
管理科学化这一概念缘于国内管理学界,自产生那天起就饱受批评.典型的观点认为,由于管理活动的复杂和不确定,管理学是科学与基于原始经验的艺术综合,管理学不可能科学化.然而基于钱学森所提出的"技术科学观",包括流体力学、工程控制论等在内的所有工程技术学科都包含原始经验的成分,而且永远也不可能完全消除,在这一点上,管理学与一切工程技术科学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而,从技术科学角度来理解的管理科学化,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管理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9.
对于郑樵校雠学说的研究在民国时期出现了“转向”,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重视程度。郑樵校雠学说在民国以前鲜为人重视,从民国开始对其重视程度显著增加,并逐渐将其作为一门专科之学来研究。第二,研究倾向。民国以前对于郑樵本人及其学说多是以一种负面的眼光去看待,民国以后,对于郑樵校雠学说的研究出现了新旧两派学者,旧派学者以余嘉锡、向宗鲁、刘咸炘为代表,他们的研究延续了以往负面评价为主的倾向。不过,旧派学者中也有姚名达等,给予郑樵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新派学者以杜定友、钱亚新为代表,他们从图书馆学的视角切入,对于郑樵校雠学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郑樵校雠学说研究之所以在民国时期发生转向,是因为其学说中敢于打破传统、“求简”等思想契合了民国社会、学术发展潮流。表1。参考文献39。  相似文献   
40.
历史是"客观的记载",但又不仅仅是"客观的记载".历史叙述是一种言语行为,也是一种期待类型.由文体的名实不一、体用变化加以考察,今天我们所谓的历史叙述,其涵义和价值并不如"科学主义"历史观认为的那样简单划一与凝固不变."历史"叙述的概念是一个历时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中外有别的概念,其中固然有所谓"历史叙述反历史性",但更应该看到,历史叙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承担的"最后的裁判者"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