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901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6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论秦观词中色彩的情愁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观对色彩的感觉极为敏锐。他在词中大量运用了红绿意象和其他一些色彩意象。秦观善于将色彩这一形式因素纳入词的意境营构之中,使色彩心灵化,将心灵色彩化。秦词色彩的心理意蕴主要是一种情愁意蕴。  相似文献   
222.
义渠考     
义渠为战国时代不同于华夏民族的一支少数民族。其与秦国战争不断,最终为秦所灭。秦昭襄王、宣太后和义渠关系复杂。关于义渠的族属争论较多.或以之为戎、或为狄、或为羌。然戎、狄皆为对异族的泛称,义渠为羌说论据亦不充分。义渠本身就是族称。为其族自称.和匈奴、鲜卑等民族一样,既是国名,也是族名,最后成为氏名。义渠地域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的大部分。然义渠王城及活动地区主要在汉北地郡,今甘肃宁县西北。  相似文献   
223.
现代叙事作品的特点之一在于对时间的各个不同范畴的反常处理。在穆时英的新感觉主义小说中,时间既是作品的一个结构方法,又是作品的一个主题。在叙述中时间取得多元性质和空间化的处理而具有了某种特殊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24.
木令耆的小说大多取材于她所熟悉的欧美华人的生活现实 ,努力挖掘他们复杂的心理负载 ,尤其是多重变奏的爱情纠葛和乡愁。通过一系列的人物形象的描绘 ,揭示海外华人多层次的生活现状 ,以及他们对母土、亲人及祖系文化的复杂感情。探索他们在异国他乡的生存方式和未来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25.
秦国统一山东六构亡的关键因素是吸引和重用外来人才的优良政策和传统,而六国衰亡的关键也在于缺乏连续的吸引和重用人才的政策和传统.  相似文献   
226.
吴宓是五四时期“学衡派”的领军人物,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作一直与新文化运动保持相当的距离。吴宓所激赏的是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开始的一条新人文主义的线索。他对儒家文化缺少精进的把握,个体经验性的阅读和缺少学术史的支撑,使得他的论述在公共领域显得幼稚浅显,吴宓回国之初的学术思路一直延续到他 1930年开始写作的《文学与人生》之中。他的学术思路受益于阿诺德,他的兴趣不仅仅是纯学术的研究,而更倾向于现实人生中个人和社会伦理的重构。但他在对人生的分析中,隐含着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他没有关注充满多辨的学术史问题,往往以新人文主义的眼光来阅读作品,这使得他的作品难以进入比较文学的经典著作中。《文学与人生》预示着他在学术上无法进展,但对于他的则是个人人生的“圣经”,他把注意力过多地放置于具体的人生关怀上,加上与儒家理想相结合和表述不严密,当然受到主流话语的压抑,他所推崇的新人文主义在中国未能流行,他的学术著作也少有精彩之处,这与他归国时的抱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227.
探讨先秦人在特定的时代背景,物定的环境氛围中作出的在仕途上的不同选择,从侧面折射出先秦人的复杂心态,也可窥见先秦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228.
穆时英是那种“为表达苦闷与寂寞”而创作的抒情作家。他的作品只是从社会生活中撷取几个他所需要的人物作为道具来传达自己的情绪。人物是他的自我心理投射,分别负载着泄愤、自慰、寻梦、表达幻灭感四种使命。这些人物合起来就是他的自我人格,共同表达了他的心理需求,凸现了作家的主体人格。从作品的情感表达入手研究他的作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229.
秦安新发现一通"诸邑子石铭",通过与秦州地区有纪年造像碑的比较,判定其应开凿于北周保定至建德三年间(561—574)。该碑为邑社造像碑,反映了这一地区的邑社组织情况,权、吕、仵等姓氏反映出北周时期该地区多民族杂居的特点,"邑头"一词为佛社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同时对相关造像碑的碑文也重新进行了校对。  相似文献   
230.
贾谊认为秦朝速亡,不仅在于秦政“仁义不施”,更在于秦制“遗礼义”,“遗礼义”是造成秦“仁义不施”及汉初社会秩序混乱的根本原因。为此,他制定了以“礼义”为中心的汉家制度。尽管他的制度构想未成于当时,但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