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教育   3782篇
科学研究   89篇
各国文化   54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20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7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98篇
  2010年   306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297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Abstract

Governments’ anxieties about ageing populations are mostly concerned with the costs of welfare, care and health provision which all have to be paid for by an ever dwindling working population. However, research in later life learning indicates the significant role that lifelong learning can play in promoting mental well-being and resilience, and in assisting with maintaining personal self-confidence and self-coping strategies that prevent cognitive decline in an ageing population. This paper draws on the research with a group of Chinese elders in Hong Kong, who provide information about their experiences and views on learning in later life, including the meaning of learning, barriers to participation, learning interests, needs, motivations, and instructional preference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findings are reported to shed light on later life learning experiences,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later life learning and serve to inform the development of policy and practice geared to the planning and provision of opportunities to keep learning at the later stages of life.  相似文献   
62.
台湾作家黄春明在他的小说《锣》里刻画了一个阿Q般卑微而可怜的灵魂。主人公憨钦仔原是一个靠打锣喊话为生的小角色。20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转型时,新事物纷至沓来,锣被迫退出历史舞台,他无奈失业,遭遇生存危机。同时,他灵魂中源远流长的"贵族意识"也不可救药地发作了。艰难谋生之际,他更加殚精竭虑去维护那本就莫须有的尊贵与体面,为此他自欺欺人,费尽心机,几近精神崩溃,可最终还是体面支离破碎地沦落了———他疯了。  相似文献   
63.
清代东北南部地区移民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朝初年,由于大规模地向中原移民,东北南部人口稀少,土地荒芜,自然环境很长时间保持一种原始状态。但是,随着移民的进入,东北南部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先是柳条边以南,接着是热河蒙地,再接着是鸭绿江西和大围场,随着土地接连被开发,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人不得不离开这里。寻找新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4.
采用统计法,全面统计了江有诰《诗经韵读》中为韵脚字标注的声调,共计277字例。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江氏给韵脚字标注的声调大部分是正确的。但同时发现,江氏未能认识到声调的发展变化,为追求"声韵谐适",改易了31字例的声调,这是他早期理论认识上的缺失,也是其古音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65.
丁玲与杨绛创作比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作为主流文学和边缘文学的作家,同时代的丁玲和杨绛是极具代表性的。在中国文学史的宏大视野中,用比较的方法进一步研究丁玲和杨绛,可以看到不同人生道路和性格心态对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大致勾勒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概貌。  相似文献   
66.
在关羽与曹操决战荆襄的关键时刻,孙权的部属虞翻"阴诱"了芳、仁,说辞是"为陈成败",示其大势已去。潘濬刚直耿介,在荆州失守、关羽殒命后,无可奈何之际才归服孙权。  相似文献   
67.
香港开阜初期,教育不发达,中文学塾是主要的教育形式之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香港的官办教育事业。中文学塾来源于香港私塾,后经政府资助改造成为公立教育。其发展经历了自由发展时期(1840—1847年)、政府资助时期(1847—1854年)和官办学校教育制度的确立(1854—1859年)三个历史阶段。通过对中文学塾的改造,使香港教育步入近代化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68.
从教育的角度考察清代苏南女性,是一个饶有趣味且十分重要的课题.清代苏南女性学养的教育特点及其辐射性影响,她们在家族子弟教育中所起的突出作用,以及清代苏南耐人寻味的"文教联姻"现象,折射出苏南重文兴教的文化内涵、开放流动的社会内涵、开明进步的历史内涵、家族制度的特色内涵.  相似文献   
69.
从香港译名与内地译名差异看香港翻译(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敏 《海外英语》2011,(8):202-203
一直以来香港对一些英语名称的翻译和内地存在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两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为了深入地了解这一现象,文章搜集了两地在多个领域中使用的不同译名,通过比较的方法分析了香港译名的翻译特点,发现香港译名具有本土化、人性化和商业化的特点。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两地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目标语和翻译方法,另外,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也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0.
从《红楼梦》中林黛玉前生为什么是一株绛珠草这一问题为切入,在参考前人的研究结果——绛珠还泪与神女等上古神话确有相关的基础上,探究了绛珠草来源于神话传说和文化传统的意蕴,分析了绛珠草与林黛玉的外在形象及内在气质的相似,从而为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更好地解读林黛玉形象提供了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