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明清时期白鹿洞书院的一批"教思碑记"是中国书院史上罕见的碑刻史料,其它书院几乎没有。它记录了十几位在书院任教教师或地方官员的生平,记录了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师生情谊,并保留了许多珍贵的政治经济的史料。作为教育遗址重要组成部分,"教思碑记"具有歌颂院史、怀念教师和激励后人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四川乐山市夹江千佛岩唐代造像的尾部千佛山中,有一处造于明代成化年间的优秀石刻——金像寺,它是乐山明代造像的代表作,不仅从佛像组合排列,雕刻技艺继承了唐宋时期的优秀传统,而且还体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并融和了禅宗和密宗两种造像特色为一体。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十一面观音石窟气势宏伟,造像石窟完整精细“色彩装饰华丽”,反映了明代乐山造像最高水平。研究金像寺石刻对了解乐山佛教造像,以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信仰都是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3.
位于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的青居山,佛教文化兴盛,唐代即开始建寺凿窟,创建药师道场,明代又有昇皓禅师在此弘法传道,创立牧牛道场。据调查,青居山目前遗留有较为丰富的佛教文化遗存,现有石窟造像12龛,唐、宋、明、清碑刻题记11通,造像题材主要有药师佛、横三世佛、释迦佛、观音、天龙八部等,石刻题记以造像记、妆修记、游记等为主。这为我们研究青居山佛教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4.
佛教传入龟兹时间问题,久而未决。文章拟通过中外学者已经发表的观点,并利用已有的新旧材料,开拓思路,从文献记载、文物遗存入手,发掘更深的内涵与背景,对佛教传入龟兹的时间问题作一些考析。经过考析,综合各方学者的意见和观点。得出一些新的概括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它融合东西,贯通南北,以鲜明的民族化进程为特色,在佛教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本文重点列举了古希腊文化、印度文化、鲜卑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在云冈石窟雕刻中的特征反映,并通过这些特征因素对云冈石窟的民族化转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对现代维吾尔族舞蹈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影响进行研究与分析,结果显示新疆歌舞与古西域盛行歌舞密切相关。在维吾尔族聚集最多的南疆地区,由于受西域乐舞中的古龟兹乐舞的影响,今天的新疆南疆地区的歌舞,尤其是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中,部分舞蹈种类依然有不同程度的龟兹乐舞的遗存,从而形成了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舞蹈作为体育的一部分,它不仅传承者维吾尔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艺术,还能够强身健体,促进人的身体健康,深受维吾尔族人的重视和喜爱。所以对维吾尔族舞蹈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龟兹石窟壁画是新疆历史文化遗迹中极其重要和有价值的一部分,其中的汉风格壁画是汉文化在西域传播和发展的重要佐证。文章通过对汉风格壁画技法的分析研究,阐释其高超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8.
关于龟兹白姓的探讨和争议已有80余年的历史,至今已产生六种以上不同的学术观点。可是,目前却没有某一种看法可以得到学界的公认,这说明神秘的龟兹白姓其来源问题还没有得以明朗化。故此,文章在前人的基础之上,试从神话传说与宗教信仰的角度予以重新审视,并以"水"、"天"、"山"等与创世神祗有内质牵连的"白"色神学观念为转换要素,进而认为龟兹的白姓与龟兹先民们历史悠久的敬神拜天、祭山尚白的传统文化基因有关,是龟兹族属自然神明的人格化的切身体现。  相似文献   
19.
滋芜 《科教文汇》2013,(16):1-11
文化是一个外延广阔的概念,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实践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化交流是人类社会相互交往的产物,更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随着人类交往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中西文化交流的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层次也越来越深,这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方兆祥先生的《谜窟疑踪》以黄山花山谜窟与末日传说为叙事背景,讲述了西班牙人桑德罗远渡重洋来到黄山寻根问祖、破解地球末日之谜的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幅魔幻现实主义的生动画卷。笔者从中西文化和谐共生的视角切入,以丹纳的艺术三因素说为理论基础,阐释小说中种族、时代、环境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作品中中西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具体表现,再由作者的中西文化互释,反思中西文化融合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新罗僧人慧超《往五天竺国传》(P.3532)是研究8世纪前半叶印度、中亚和中印关系史的重要资料,《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研究》是以桑山正进为主持者的研究班讲解该写本的研究成果,它由日本各方面的专家参加执笔,于1992年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出版,目前仍然是最可靠的成果。这里翻译的是以注释方式对写本最后部分史料的研究内容,多由森安孝夫执笔,内容涉及安西四镇、西域汉寺、龟兹佛教等研究唐代西域宗教、历史、地理等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