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7篇
  免费   1篇
教育   42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30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自隋初迄清末,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期间,该制度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对社会文化、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明话本小说“二拍”中多篇婚恋故事即以科举为背景,向我们形象的展示了其对于婚恋文化的影响。科举制明显作用于社会婚恋习俗,并将传统婚恋观念导入其控制之下,使与科举关系密切的女性皆以“科拳成败”为标准,形成普遍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2.
屈原生前担任过的职务就是左徒和三闾大夫。去世之后,人们出于对他爱国忧民思想和行为的崇敬,不断将他神化,并给予了他诸如江神、水仙、海伯、清烈公、忠洁侯、昭灵侯等许多封号,使他成为千百年来祭祀的神灵。这一方面,道教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透过这一点,也可见屈原对包括道教在内的后世文化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3.
屈原诗中虽有张扬自我之辞,却鲜见轻松愉快之语,其诗多表现"士不得通其道"的苦闷。屈原虽是不遇文人,但他的诗却不只是悲悲戚戚的陈诉,更多的是关怀民瘼、激励君王、唤起国人、国君精神上的觉醒。屈原从未放弃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其诗歌体现的是君子循天道而自强不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144.
贾谊《吊屈原赋》首用骚体哀悼屈原,其创作模式影响了两汉作家的文学创作;他从自我的政治遭遇出发,与屈原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共鸣;他首吊屈原,对屈原及其作品作了历时性的文学阐释,开创了后世作家"吊屈"创作主题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45.
西汉前期,崇尚"楚声"的文化潮流具有明显的政治内涵,因此屈原并没有受到关注。从贾谊开始,西汉士人引入不同的思想资源重新塑造屈原形象,直到董仲舒开拓出"士不遇"的文化母题。在这个过程中,屈原只是西汉前期士人群体的政治遭遇的镜像。而司马迁从恢复屈原传记的真实性开始,同时展开与屈原的精神对话,最终完成了中国文化的浪漫主义精神传统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6.
庄子和屈原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作为诗人的哲人与哲人的诗人,二人的情感世界都绚丽多彩。然而,学界在研究二人的哲理与诗性时,似乎忽略了他们情感世界的研究。如果深入到二人情感世界中就可发现,虽然"哀怨"、"愤激"、"孤独"是庄屈情感基本特征,但仔细研究,二人情感世界又不同。本文通过解读庄屈的情感世界,以求深化对庄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7.
屈原和但丁都是世界文化名人中的伟大诗人。比较他们及其主要长诗《离骚》和《神曲》发现,二者具有基本主题等6方面的相同处和总体结构等6方面的不同处。最后探讨了《神曲》揭示的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148.
楚辞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的出现,与语词的搭配和使用习惯有关。楚辞之辞乃文辞之意,汉代既已习用如屈原赋等语词,而楚之名与单个作家名在概念上不能并列,则楚赋之称殊为不类,此舍楚赋而取楚辞之由也。楚辞,亦即楚之赋,实为以楚声及屈原为特定指向的多位作家赋作之类称;而《楚辞》,则是一种特殊的屈原集。楚辞之名的出现,不会早于汉初。《屈原列传》好辞而以赋见称之辞,仍指文辞,断非楚辞之省称,亦非所谓与赋并列之文体。  相似文献   
149.
九华山,古时称为陵阳山、帻峰、九子山。千年古镇"陵阳",就在九华山脚下。作者认为,楚顷襄王在位的时候,屈原流放陵阳,走的是以水路为主的流放路径,"当陵阳之焉至兮","至今九年而不复",创作了《哀郢》、《远游》、《招魂》等诗篇,对陵阳山的道家思想的形成、贵池傩文化的发展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0.
在宏大历史书写下,历史剧《屈原》的"细部"发掘以及相关史料的甄别与考辨工作还十分匮乏。《屈原》的主题并非不证自明,而是"联想多于影射",容纳着可供多元阐释的空间。在历史重述中,《屈原》的主题被日益简化,在彰显鲜明斗争性的同时,也遮蔽了特殊历史语境下历史剧创作的隐晦性与策略性,《屈原》蕴藉深意的政治主题,正是在国共双方的博弈中得以最终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