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生物技术药物学实验》课程是生物制药专业的必修课程,为了更好地缓解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生物技术药物学实验》课堂上缺乏积极性、学习效率低等问题,本文将“雨课堂”应用于《生物技术药物学实验》课程中。借助于“雨课堂”工具,教师能轻易地增强PPT的课堂教学功能,“雨课堂”教学平台与微信结合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安排去学习,这能很好地提高生学习的积极性。“雨课堂”教学平台还可实时反馈学生遇到的问题,可帮助老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更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运用信息技术支撑教学、服务教学也日益普及。利用移动手机端辅助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当前及未来在校大学生课程学习的必然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以思政课程为例,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并根据课堂效果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育教学方法,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证明,该教学方式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83.
国人惯于向西方文论取经。论文则回顾中华传统,用《文心雕龙》的神思、丽辞、比兴、附会等理论,评析今人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以及美国人马丁·路德·金的讲词《我有一个梦》,以说明古可以为今用、中可以为洋用。《梦》的众多语句,既用比喻,又用对比,《比兴》《丽辞》二篇的理论,最能说明《梦》的修辞特色。文章认为发扬“龙学”的一个途径,是把它的理论用于实际批评。在当代西方大量诘屈聱牙、艰深难懂的文论当道之际,发扬“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大学英语学习推崇引导性和多样性,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一年级1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进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SPSS分析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和随机半结构访谈的定性研究发现,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接受程度较高。在教学效果上,学生从自身角度对这种教学模式给与了较好的评价,认为能提高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写作和阅读能力。学生对于该模式的接受程度和其英语能力提升程度成一定的在正比。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推进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提升传统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苍颉的名号来源于他用木炭、草汁写字和仰头思考;苍颉四目表明当时已经出现并使用眼镜;天雨粟、鬼夜哭是龙卷风造成的自然灾象;苍颉整理、改造并创造我国远古时代的文字,是受到乌龟甲壳上斑纹的启示.  相似文献   
86.
蘩漪和周萍的矛盾是整部《雷雨》的重要线索,他们的悲剧历程贯穿全剧始终,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蘩漪、周萍的悲剧“命运决定论”是一种误解。依据罗伯特·W·科里根的悲剧理论,蘩漪和周萍由于内在矛盾性而心理分裂是导致悲剧的根本原因,也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因此,蘩漪、周萍的悲剧不是命运悲剧,而是性格悲剧。  相似文献   
87.
贵州黎平民用机场的现代工程人文景观与侗族标志性建筑鼓楼、花桥符号实现兼容,是有条件的,只有满足条件找准兼容点,才能更深层次地彰显其文化意义。其文化意义包括:融入文化认同仪式维系社会情感,加强国内外各民族的团结;崇尚乐善好施的道德精神,实现国家意义上的扶贫济困与长治久安;具有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论价值等。  相似文献   
88.
雨课堂作为一种简便实用的新型教学工具,其广泛应用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创新与变革.研究以电子商务安全课程为例,应用雨课堂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分析教学改革的成效,反思雨课堂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利用雨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9.
《梧桐雨》、《汉宫秋》实为中国古典历史兴亡剧的开山之祖,其"舞台四骂"总结了历史兴亡的普遍规律,是我们民族一份厚实的总结书,也是留给后人一个沉重的警钟,昭示了深刻的历史警示意义:成由勤俭败由奢,大厦倾覆梁先折。这种"舞台四骂"的艺术传统多为后世历史兴亡剧所遵循。  相似文献   
90.
电影《暴雨将至》是一部有着现代剧作结构的优秀电影,在世界电影殿堂中占有重要一席。一直以来,国内对这部电影的研究侧重于现代电影理论分析,有抽象化、空洞化的倾向。文章从剧作结构和人物设置两个方面分析这部电影的剧作元素,由此探讨影片在文化诉求方面的努力和贡献,在分析中可知剧作结构和人物设置都是导演实现其文化诉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