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8篇
教育   3836篇
科学研究   21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52篇
综合类   251篇
信息传播   9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85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337篇
  2006年   373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徐志摩的诗歌《偶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文本、意象、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从而使之内涵丰富、富有哲理、意象精美、韵味隽永,表现出作者的唯美追求。  相似文献   
992.
中国需要新的教育哲学:从素质教育到生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中严重的“应试教育”弊端,显示当前的教育理论不足以解释和指导教育现实。中国的教育现代化,需要完成由“学科中心”到“生活中心”的实质性的转换,需要新的教育文化和教育哲学。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是与我国国情相契合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现代教育理论,对于矫治“应试教育”,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以成为指导现实、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哲学。  相似文献   
993.
"尚情"是儒家道德哲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儒家道德哲学把"情"放在与心、性、理(礼)同等的地位,这不仅丰富了这些形而上的道德哲学概念,而且也为儒家道德哲学功能的发挥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且,儒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待"情"的不同态度和对"情"的功能的不同发挥彰显了儒家道德哲学随时代脉搏而跳动的历史特色。从这一维度上看,从先秦到汉唐再到宋明理学,儒家道德哲学的发展呈现出螺旋式的上升态势,随之,"尚情"思想也呈现出如此态势。  相似文献   
994.
阐述了“以市场为导向,用经营理念培养人才”的内涵及定义;经营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经营型人才培养环境的创设;经营型人才培养方法及创新;经营型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95.
中国古代哲学充满了对人的价值关怀,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6.
"语文素养"是对语文课程目标新的规定。但从概念的明晰性的角度来看对"语文素养"的理解还存在着多种看法和认识,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997.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理论使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由此建立了一个严密完整的教育学体系。他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他的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上的。无疑,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继承他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998.
“解构”对于哲学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解构”意味着批判、否定、颠覆、开放、动态,意指对结构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在场主义的批判、否定。若把它放到哲学中去研究:从中国哲学到西方哲学,从德里达到后现代主义再到马克思主义,可以发现都有着丰富的解构思想。  相似文献   
999.
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听力教学理念、听力教材和听力教学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英语听力教学效果的好坏。听力课教学应以听为主,同时兼顾说,附带读、写、译技能指导。听力教材内容应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性、声音载体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和思想性。教学方法上应注重立体化、多样化和趣味化、训练的开放性和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000.
创新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周易》中有着深刻蕴含。《周易》中包含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统一,归纳和演绎的统一,还有对“象思维”的关注使《周易》具备了实现创新的前提条件,从实象,意象到器物的转化说明了创新的过程。《周易》中的创新思想对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