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1198篇
科学研究   4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51.
注重动机和结局 ,是人们的阅读习惯 ;同情受害者、迁怒受益者、原谅动机“善良”的作恶者 ,这都是造成阅读心理偏移的因素。盲从叙述者 ,也是阅读心理偏移的表现。《红楼梦》内涵丰富 ,人物形象丰满复杂 ,阅读中的心理偏移现象也就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52.
INTRODUCTION A growing and seemingly insatiable bandwidth demand in the marketplace is bring Free-Space Op- tical (FSO) technology into the carrier space as a means of broadband access for closing the “last mile” connectivity gap throughout metropolitan networks. Terrestrial short-range FSO systems which are gen- erally point-to-point links between buildings on the campus or different buildings of a company can be used to setu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r to supplement radio a…  相似文献   
153.
道德本来是要成就人、成就德性、成就善的。但是,明清时期以传统礼教为核心内容的权威主义思想体系被官方意识形态强化,传统道德所蕴涵的主体性和仁爱精神被日益消解,体现近代取向的道德哲学和行为被视为异端,道德日益变为对规范的绝对强调,走向人的反面。《红楼梦》深刻批判了封建末世道德对人的物化与工具化、道德与德性的背离以及德行与善的背离等等道德异化现象,表达了道德向人回归、向德性回归、向善回归的憧憬,预言了以人为本的道德重建。  相似文献   
154.
封建社会末期的东西方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在本质上并无不同。比较《十日谈》和《红楼梦》,前者露骨谈性,有纵欲主义之嫌;后者隐晦说情,重在"意淫"。两部作品中,女性的处境不同,但实质都是昭示当时东西方女性的低下地位。  相似文献   
155.
《过量死亡》中存在着读者和侦探两种探案方式 ,角色和案件的设计也颇有技巧 ,作者还引进了许多其它干扰因素 ,从而造成了一种张力 ,使读者在阅读时获得一种解谜的乐趣和审美的快感  相似文献   
156.
文章指出《红楼梦》中林黛玉一处论诗之误和黛玉所写一绝句中一处明显错误,并且分析了其错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7.
《红楼梦》以大观园中文学社团的盛衰经历为对象,通过精湛绝伦的叙述描写,典型地反映了清代文学社团活动的基本情况。河池学院的文学社团活动情况虽今不同昔,但在诸多方面却有共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8.
酒神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颇有影响,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对酒神精神表现最为充分。作者通过余占整形象表达理想的生命状态,并对现代文明展开批判。但是由于强力型自然人无法确立超越精神,最终只能自我瓦解。  相似文献   
159.
毛泽东对《红楼梦》是极为推崇和喜爱的。他的关于《红楼梦》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创作方法等方面的文学解读,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由于毛泽东特殊的政治家身份,“史贵于文”文艺批评心理、形象的思维方式,他的文学解读带有较多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功利性,是在反映论指导下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并重的解读方法。但任何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诠释都有鲜明的主体情感体验的介入,我们从中不难看出毛泽东富有个性、独到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60.
启功先生是著名红学专家,他对<红楼梦>的研究和注解,多发前人之所未发,非常人所能及.以启老所说<红楼梦>里"每首诗都是人物形象的组成部分"为契入点,论证:1)只有"满纸荒唐言"诗才是曹雪芹自抒胸臆之作,而"无材可去补苍天"及"字字看来皆是血"诗均非曹氏所作;2)论证黛玉、宝钗之诗反映她们迥然不同的性格;从版本、音误、形误和黛玉性格等角度论证"冷月葬诗魂"句当作"诗魂"而非"花魂",更非"死魂";从而印证启老所言,洵为不刊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