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1363篇
科学研究   147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7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8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多球训练法对福建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20名运动员,进行了实验对比分析,探讨多球训练法对提高网前小球技术水平的效果,结果表明:多球训练在网前小球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击球落点的控制、击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INTRODUCTION During 1998~2002, I was privileged to serve as a member of the US President’s Information Technol- ogy Advisory Committee (PITAC), and all members were deeply involved in the drafting of several PITAC Reports to the President. The one related to digital libraries was the 2001 Report of the PITAC Digital Library Panel, entitled Digital Libraries: Universal Access to Human Knowledge (PITAC, 2001). It offers an ambitious vision: “All citizens anywhere anytime c…  相似文献   
43.
向延斌的散文集《红枫树下的呢喃·魅力红河》主要呈现的是红水河流域的乡村景观。有地理景观的历史记忆;有民俗风情的多情诉说;有山野拾掇的自然情怀;乡村景观是当地少数民族先民及其后代生活的根基,从人的自我认同而言,体现的是一种成长的生命形式,它是一种符号,它表征着各个少数民族激情的生活方式,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44.
林黛玉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也是《红楼梦》众多女性形象中作者最着力刻画的人物形象之一,这个形象贯穿着作者的理想。但是,在今天青年人的心目中,对林黛玉形象有许多误读,他们把全书数次多人提及的她的小性儿、多心、爱恼人,这些传统解读的基础和依据,作为对林黛玉形象的评价,造成了对林黛玉形象的误读。而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评语是我们理解《红楼梦》人物形象非常重要的参照。因此,笔者试图借助脂评了解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形象的实质,对林黛玉的个性进行重新解读,正解千古情痴林黛玉。  相似文献   
45.
王国维的哲学和美学思想深受叔本华的影响。非理性的悲观主义构成了叔本华的伦理学和美学的核心,也成为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的立足点。但王国维套用叔本华的“原罪——解脱”说和“第三种悲剧”说评论《红楼梦》显得削足适履、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46.
酒神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颇有影响,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对酒神精神表现最为充分。作者通过余占整形象表达理想的生命状态,并对现代文明展开批判。但是由于强力型自然人无法确立超越精神,最终只能自我瓦解。  相似文献   
47.
苏轼是一位乐天旷达的名士,他的思想杂糅了儒释道三家,他的处世态度,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风格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前赤壁赋》亦是这种思想影响下的一篇冠绝千古的佳作。  相似文献   
48.
文章首先比较了《儿女英雄传》和《红楼梦》中所要彰显的“情”的不同含义。同时分析文康与曹雪芹对待“情”的不同态度。文康是将“人情”与“天理”时举,以“天理”规定“人情”,以“人情”彰显“天理”,人为地消弭了“情”与“理”之间的二元对立与矛盾冲突,并在“儿女”与“英雄”的完美结合中,走向喜剧的结局。而曹雪芹的思想则要复杂得多,简单地说,他是在“情”与“理”的对立中凸显了人生的悲剧,这也是造成两书悲喜异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9.
依据孟子、王国维、鲁迅的文学批评观点,我们应该全面地看待“曹雪芹与天恩祖德”这一重大问题。结合曹雪芹遥远的家世、生活的背景、不凡的经历,尤其参照《红楼梦》的相关内容,可以得出确凿的结论:对于天恩祖德,曹雪芹一方面虔诚地对待之,热情地颂扬之;另一方面刻骨地痛恨之,百般地诅咒之。他对天恩祖德的态度是矛盾的。这种矛盾的态度,就是他悔罪心理与叛逆思想的反映;表现这种矛盾态度,就是《红楼梦》的主旨。  相似文献   
50.
刘姥姥这个人物形象不单单是作者选取的一个新视角,还是贾府兴衰的"对照物".既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人物,又是总体构思中很重要的一环.这就是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笔墨来写一个山野村妪形象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