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教育   557篇
科学研究   343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7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81.
暴雨径流资源的调控-以吉林省西部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广大兰干旱地区,一方面降水量少,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降水又集中在7、8月,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危害。探讨暴雨径流资源的合理调控,有助于变灾害性的暴雨径流为宝贵的水资源,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吉林省西部为例,在分析水资源概况及其在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和暴雨的地域分异,及划分暴雨径流资源调控区的基础上,对如何实施吉林省西部暴雨径流资源的调控进行了探讨。文中的调控措施可为其它半干旱区暴雨径流资源的调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82.
本文利用组合数构造了多项式系数的军级数求和的简便方法及通用公式,同时得到了杨辉三角形的一个有趣性质。  相似文献   
983.
1961年至2007年全球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与地域格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霞  封志明  杨艳昭 《资源科学》2010,32(5):907-916
通过对全球近50年来分析的粮食总产、单产、播种面积、人均产量等指标的深入剖析,定量揭示了全球粮食生产的时空格局及其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粮食生产格局具有明显的时间波动性和空间集中性特征。从时间格局上看,全球粮食生产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增速明显减慢,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粮食总产波动明显,主要原因是同期发达国家粮食播种面积持续减少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单产增速减缓。从空间格局上看,全球粮食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空间集中性,主要生产国集中在亚洲和北美洲,欧洲曾是世界粮食主要生产地区,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生产国粮食产量下降趋势明显;非洲和大洋洲历来是粮食生产最少的区域,其中非洲地区的粮食总产近年来呈稳定上升趋势,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的粮食生产则具有明显的波动性特点。从地区差距上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粮食单产和人均产量差异明显,二者之间的绝对差距呈扩大趋势。上述结果表明,巨大的时空格局差异不仅是造成区域粮食供求形势紧张的根源,也是引发全球粮食粮食危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84.
传统农业耕作技术保护与生态农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诸英  陈恩虎 《资源科学》2010,32(6):1077-1081
现代农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破坏。在实践科学发展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农业技术遗产的合理成分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作为一种新的遗产类型,农业文化遗产的开发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充分认识和发掘皖江地区传统生态农业技术遗产资源,探索其开发和保护方法,研究者对皖江地区传统生态农业技术展开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皖江地区有丰富的耕作技术遗产,包括人类开发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对耕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重视积制有机肥及用地养地结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人工捕捉等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法;重视耕作环节的除草功能。另外,本文还分析了传统生态农业技术遗产的开发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农业技术遗产保护性开发的五种建议,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及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985.
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基凯  吴群  黄秀欣 《资源科学》2010,32(5):959-969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二三产业结构、居民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⑤根据各地耕地非农化的最佳配置值与现实配置量之间的差异进行耕地非农化适度性分析,发现鲁中地区的适度性最高,而鲁东地区和鲁西地区则分别出现了耕地非农化严重过度和严重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986.
中国分省耕地警戒值区域差异及指示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国家耕地警戒值,系统地研究大陆各省区的耕地警戒值及其指示作用,为国家耕地管理决策提供 参考。设计了区域人均耕地警戒值的算法,计算31个大陆省区的耕地警戒值、耕地压力指数、耕地盈余/赤字量,构 建利益驱动型的激励-约束耕保机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的省区差异时,甘肃的人均耕地警戒 值是湖南的7.78倍,北京的耕地压力是黑龙江的15.04倍,相反,在考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的省区差异时分别为 5.31倍和37.77倍,耕地警戒值和耕地压力有省区差异。结论是:全国耕地管理划分为3个激励-约束级,北京、上 海、天津和广东4个省(市)为耕地管理的强力约束级,山西、浙江、福建、西藏、陕西、青海和辽宁7个省(区)为一般 约束级,其余20个省区为政策性激励级,国家应制定差异性的耕地管理激励-约束政策;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 建、广东、山西、陕西、西藏、青海和辽宁等11个省区,用于生产食物的耕地有不同程度的赤字,其他20个省区有耕 地盈余,提出构建国家粮食-生态安全金的省区差异性分担制度的政策性建议,以抑制耕地赤字省区的耕地继续减 少行为和激励耕地盈余省区的耕地保护行为。  相似文献   
987.
利用江苏省2002~2007年县域人均GDP数据,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理论,使用ESDA软件GeoDA计算全局Moran’s I、局部空间关联指标,绘制Moran’s I散点图,对江苏省县域经济总体与局部差异的时空格局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研究时段内江苏省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强的空间自相关,这种集聚的趋势略有减弱。同时区域经济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体现了苏南发达、苏北落后的基本格局。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加剧,且聚集范围有向外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88.
根据《中国最好大学排名》排行榜,对2016年排名前100位的高校进行区域差异性分析,发现进入前100位的高校基本呈东部多西部少、南部多北部少的态势;超过三分之一的百强高校分布在华东地区,超过四分之一的百强高校分布在华北地区;百强高校对所在区域的贡献度差异较为显著,广东省、陕西省对区域的贡献度排名靠前。基于此,建议强化政策扶持,加强高校联盟;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交流及合作;关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评价。  相似文献   
989.
European countries have been the key destination for many Syrians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civil war in 2011. In this new context, refugees have faced various challenges, including negative public attitudes and pressure of assimilation that might negatively influence psychophysical adaptation. This indicates the necessity of exploring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adaptation of refugees in their new society. Using a multidimensional individual difference acculturation (MIDA) model a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psychophysical adaptation of Syrian refugees (N = 265, Mage = 33.03 years) in Germany. The MIDA model is a theoretical model on immigrants’ adaptation that takes into account the role of psychosocial resources (e.g., psychological strength), co-national connectedness (e.g., ingroup support), hassles, and acculturation orientations in predicting adaptation of immigrant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pecific hypotheses drawn from the MIDA model were tested. It was found that Syrian refugees with high psychological strength and cultural competence reported high levels of adjustment as indicated by low levels of distress. On the other hand, refugees with high levels of perceived hassles reported low levels of adjustment as indicated by high level of distres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strength,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hassles in refugees’ adaption. The study’s findings have the potential to inform host country policymakers regarding the positive integration of refugees into German society, an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have been made.  相似文献   
990.
有没有一个特征鲜明的“五邑文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地理学角度对此问题作出了初步的理论回答,勾划了五邑文化的特征,揭示了它的形成机制和地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