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8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242篇
教育   2584篇
科学研究   163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00篇
综合类   234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4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86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138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基于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基础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效率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的综合技术效率均值为0.606、纯技术效率均值为0.758、规模效率均值为0.787,较之DEA最优值1,我国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效率不高;以非DEA有效为标准,从综合技术效率看,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效率呈现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地区的态势,场地建设投入决策单元的整体效率水平不高;从纯技术效率看,体育场地建设效率呈现西部高于东部、东部高于中部地区的态势,场地建设投入要素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有较大提升空间;从规模效率看,体育场地建设效率呈现与综合技术效率同样的态势,且全国有23个省体育场地建设处于规模效益递减状态,场地建设投入资源的配置效率不高。分析表明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效率低的原因主要在于场地建设投入资金的结构不合理、区域间体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体育用地开发利用的"二维平面延展"局限性等。建议:在财政经费投入上采用差异化的财政投入政策,在区域性资源配置上合理配置区域间学校体育场地建设投入资源,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上注重学校体育用地的"三维立体化"开发等举措,以提高我国学校体育场地的建设效率。  相似文献   
142.
在素质教育稳步推进和新教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主动进行了各种尝试,但在教法改革方面依然不足,就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成效看仍存在各种局限。因此,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应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提升人才培养成效。笔者在进行长期的教学探索与反思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机制,并致力于动态教学成效监测指标建设,目的在于真正落实高校体育教学的宗旨和人才培养指标,实现学生体育素养、体质全面提升与体育文化素养并举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43.
本研究通过量表信效度检测、设计量表、相关性分析,以北京工业大学本科女生群体作为调查对象,探究本科女生体育锻炼与其学习效率是否具有相关性。最终通过数据分析得到,本科女生体育锻炼与其学习效率成正相关性,故基于"线上线下"、"课上课下"角度一级北京工业大学校园资源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对应的措施来促进北京工业大学本科女生体育锻炼水平,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4.
基于长江经济带2007-2016年11省市面板数据,运用Super-SBM模型与Malmquist指数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进行动静分析;并结合改进的灰色斜率关联模型分析影响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因素。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别显著;技术进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高的贡献率高,提升潜力大;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等因素促进工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工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具有抑制作用。最后提出提高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5.
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伟  许淑婷  郭岫垚 《资源科学》2020,42(1):150-158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问题直接影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超效率SBM模型测度1997—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能源综合效率值,选取核密度估计方法等分析能源综合效率的时空演变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分析能源综合效率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从时序变化来看,1997—2017年,黄河流域能源综合效率总体呈“高—低—高”的U型变化特征,其中1997—2003年总体呈降低趋势,2004—2010年迅速增长后于2009年下降,2011—2017年持续下降后于2015年上升。②从空间差异来看,黄河流域西部省份能源综合效率相对较低,中部省份能源综合效率受多重因素影响而上下波动,东部的山东省能源综合效率优势显著。总体来看,黄河流域地区能源综合效率由非均衡逐渐向均衡转变。③能源综合效率驱动因子解释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财政分权、城镇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程度,黄河流域省份地方财政支出的扩大、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结构的升级、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共同驱动能源综合效率提高。应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地区比较优势,在各项政策指导下加强流域内协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6.
张宝生  王晓红  陈浩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56-1063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科研合作效率是团队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运用DEA模型的视窗分析和相关分析,将经费设施、人力资本、制度保障作为投入指标,合作深度、合作广度、合作提高为产出指标,以16个虚拟科技创新团队2004-2009年的调研数据为样本,对团队科研合作效率变化趋势、稳定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合作时间的延长,团队科研合作的总体效率(TE)、纯技术效率(PE)具有波动上升的趋势,规模效率(SE)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各团队效率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要提高SE应该从提高经费设施的相对产出入手,要提高PE应该从提高人力资本的相对产出入手,制度保障对TE、PE和SE都有影响,团队应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序扩张”。  相似文献   
147.
中国地区科技效率的组合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TOPSIS效率测度方法,首先采用TOPSIS分别计算科技综合产出指数和科技综合投入指数,然后用二者的比例作为科技投入产出的效率值。该方法计算简便,是一种新的优秀的效率测度方法,将该方法与非径向超效率DEA相结合进行组合效率测度,克服了单一DEA效率测度稳定性差的缺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证研究表明,TOPSIS效率测度结果和非径向超效率DEA测度结果具有中等程度的相关,说明两者各有优势。中国东部地区科技效率要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科技效率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8.
物联网是一门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这篇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评价21家物联网上市公司绩效,得出该行业的总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规模效率增减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的对策建议。从分析的数据及结果显示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上市公司总体效率不高.并且在效率上存在显著差异: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造成我国物流企业总体绩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无效率.  相似文献   
149.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山西省碳排放效率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赵国浩  李玮  张荣霞  梁文群 《资源科学》2012,34(10):1965-1971
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既受到国内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的制约,又受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碳排放空间的不足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论文界定了碳排放效率的内涵,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对山西省1995年-2010年的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测算,并且与中部其他省份碳排放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该方法引入随机扰动项克服了宏观统计数据不可避免存在噪声的问题,从而使得碳排放效率评价更为贴切。主要结论是:山西省1995年-2010年的碳排放效率在中部六省中效率最低,且碳排放效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在对效率作出评价基础上,论文进一步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创建了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预测模型,对山西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2015年山西省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17%"的碳减排目标进行了可达性分析,结论为不可达。论文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即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实施"以煤为基、循环高端、多元发展"的路径,实现经济的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50.
中国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效率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武春友  赵奥  卢小丽 《科研管理》2012,33(2):147-155
随着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体的不可再生能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日益突出,不可再生能源效率问题成为突破能源约束、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以往单纯强调能源投入与经济产出的效率评价模型无法从根本上对不可再生能源自源头开采直至终端利用的全过程效率进行测算,因此,本研究构建了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效率模型,运用DEA方法对1981-2009年中国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经济效率和环境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相关政策背景下,中国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技术效率受技术水平和要素资源配置影响,呈波动变化态势;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链条具有较大的节能空间,特别是开采端和终端利用环节;环境效率水平普遍较低,亟待通过技术层面和要素配置层面予以提升;效率测算结果通过计量经济学平稳、均衡检验,验证了模型构建的科学性和实证结果的可控性。最后,从技术层、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及政策约束层面,提出不可再生能源全生命周期效率改进与提升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