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罗伯特·弗洛斯特并非现代派,但他的诗歌中既有现代派的某些特征,又保持着相当程度的传统因素。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正是构成弗洛斯特诗歌魅力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72.
罗伯特.弗罗斯特作为美国现代诗的代表,他注重传统,往往以描写自然和人情开始,逐渐进入哲理境界。本文通过解读诗人的哲理名诗《没走的路》,让读者了解其简洁的诗风,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73.
文章通过欣赏弗洛斯特的两首诗歌来研究其象征主义艺术的特色。正如诗人其他的诗歌一样,富有新英格兰地方特色的民族诗人在运用象征主义表达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时,他的语言是那么浅显朴实,而哲理又是那么深刻,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能给人无尽的回味和启迪。  相似文献   
74.
牛建伟 《丽水学院学报》2007,29(3):38-40,97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自然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他总是从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在细微之处发掘深刻的主题,运用各种艺术手法但又不露斧凿痕迹地表现深邃的思想内涵,令人百读不厌.在《雪夜在林边停留》一诗中,他成功地运用暗喻、象征、对比、重复等艺术手法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以《阿甘正传》中关于命运的意象为切入点,将影片从人生命运、历史与政治命运、性别、种族及战争命运的角度进行分类讨论,并分析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如何借助这些意象来表达影片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76.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的许多诗歌都表现出关注自然、回归自然的主题,倡导人文关怀和生态关怀。他的诗歌创作是在自然的滋润下完成的,清新而纯朴,给人一种宁静、独立的感受,展现了他浓厚的东方生态智慧,体现了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文章从生态审美的三原则即"自然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交融性原则"入手,探讨弗罗斯特自然诗中浓郁而又朴素的生态审美意蕴,启迪人们不仅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还应当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构建一个"绿色、健康"的新家园。研究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美学意蕴,不仅反映出东方传统生态智慧的普遍价值和现代意义,也为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7.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political background to the 1902 Education Act, and argues that Balfour's commitment to the measure was founded more an political expediency than a desire to initiate major educational reform. It concludes that Balfour's interest in education was, at best, lukewarm, at worst, apathetic.  相似文献   
78.
Differential 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 is an issue of major educational concern, bearing on problems varying from pupil performance, to social prospects, and citizenship.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a conception of the language‐acquiring subject, and we discuss the consequences for understanding differential language proficiency in schools. Starting from Wittgenstein's meaning‐as‐use theory we show that learning a language requires an activity that relates the subject both to the community of language users, and to the things language is about. In opposition to Luntley, we contend that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linguistic development involves linguistic adjustment to the world ‘as it is’. It is argued that, in as far as linguistic development involves a process of adjustment, this concerns conceptions about the world as it is presupposed to be—a ‘world’ that is subjected to doubt and revision time and again. With respect to dealing with differential academic language proficiency, this approach to linguistic development suggests bringing pupils into situations which require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processes of ‘negotiating meaning’, including negotiating the prevailing presuppositions about what the world is like. This also puts novices in a different position—less assimilatory—recognising their co‐constructive potencies at a more fundamental level.  相似文献   
79.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语言口语化、浅显易懂而又蕴含深邃的哲理。作为对经验世界的虚拟、映射和悬置,隐喻手法在其诗歌中的运用,于简化处、抽象处、细节处还有曲径处都恰到好处,使得诗歌作品含义隽永,充满魅力和无限趣味,给读者和研究者带来丰富的人生体验和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