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9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教育   769篇
科学研究   138篇
体育   1015篇
综合类   38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短跑速度训练手段的变换一直是国内、国外教练员关注的重大课题.我们采用改变刺激的强度、频率、周期等方法大胆实践,从而使青少年运动员的神经中枢形成良好的动力定型,使少年运动员的短跑成绩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短跑的速度训练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就培养学生速度训练的原则 ;速度训练的专项特点 ;速度训练的强度 ;进行速度训练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放松能力在速滑比赛中至关重要,是影响速滑成绩的一个较重要因素,要想取得好的运动成绩,就要正确了解和掌握影响放松能力的生理和心理因素,从小打好这方面的基础训练,并且在今后的训练中应把放松能力作为一项技术问题来对待,作为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进行行之有效的针对性训练。  相似文献   
14.
对速滑蹬冰加速理论的质疑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蹬冰的加速理论研究进行分析的结果认为:从前提出的加速理论,在反映高水平运动员加速能力时是有条件的,并且,认为Ingen Schenau所提出的加速理论,还有待于经过实验加以验证.因此,单纯从获得速度改变量大小的角度来推断蹬冰加速的机制,并不是重心沿前进方向加速的唯一条件.  相似文献   
15.
采用动态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因素分析法对第6、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400m决赛运动员的50m分段时间、平均速度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为了防止后半程速度的下降,应延长400m跑的加速时间;8个50m分段的标准差越小匀速跑的能力越强,前3名选手都有较强的匀速跑能力;最快和最慢50m分段的时间差与运动成绩显著相关;第1名运动员启动速度较快,第2分段控制速度,在第5、6分段速度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长距离速滑运动训练中多以有氧代谢供能训练为主,忽视了糖酵解供能方面的训练。本文认为:无氧代谢供能训练在长距离速滑运动训练中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世界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的时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揭示优秀速滑运动员蹬冰技术的时间特点,对明确clap式冰刀蹬冰技术动作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动学3维摄像方法分析后认为:在一个单步中右单步支撑时间大于左单步,而这种时值的延长体现在单支撑阶段;从蹬冰腿关节的伸展时机上看,踝关节的缓冲时间表现为右腿大于左腿,但缓冲时间占整个单步时间的百分比却相同,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下肢三大关节伸展角速度达到最大值的时机上看,髋、膝关节具有相对的同步性,但踝关节却具有一定的延迟性。  相似文献   
18.
跳远的起跳技术由打击型、制动型已经发展成速度型(跑步型)。为了适应这种技术,应该重新认识现代跳远运动员的速度训练,它包括发展运动员跑的速度(跑的能力、绝对速度、助跑速度),速度性力量和快速跳跃能力。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常见均衡器的结构和自适应算法,然后指出基于RLS自适应算法的判决反馈均衡器可以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同时有较好的均衡效果,并通过Matlab仿真证明。  相似文献   
20.
汽轮机调节系统工作不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恺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3X):38-38,143
调节系统的不稳定影响汽轮机的生产稳定性,同时给机组的安全运行也带来了不利因素。针对汽轮机调节系统工作不稳定的情况,对其进行了理论的分析,总结归纳了影响汽轮机调节系统工作稳定的各种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