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1篇
  免费   8篇
教育   834篇
科学研究   18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8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田叔是西汉初从河北走出的官员。他廉洁奉公,严谨自律,有才干,更有操守,是一位名臣兼长者,其"官品"、"人品"都值得称道。司马迁称赞他秉守气节、忠诚耿直,崇尚道义、正直无私,尤其是在掌重权、任高官时能坚持真理、堂堂正正,不向歪风邪气屈服。在多重价值观并存的今天,此等品格很值得推重。  相似文献   
62.
在《诗经》学史上,朱熹的《诗集传》与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是宋代新旧两派的名著,前者在后代拥有极多的所谓"拥朱派""述朱派"著作为作疏解,后者则有宋儒戴溪为之续作。从书名《续吕氏家塾读诗记》观之,戴书的写作目标不外是在为吕书进行补充、修订,或者是延伸的工作,于是,《续吕氏家塾读诗记》也就直接被归为旧派著作,是否真的如此,需要针对戴书的内容作实际的检视才行。  相似文献   
63.
元代文坛领袖虞集在阅读道经、服食丹药、参与科仪活动、交游道士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己对道教的体悟,进而影响了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并因此成为元代文坛与道教界关系最为密切的文人。其道教诗词不仅反映了其与道士的密切交游,而且揭示了儒士与道士共同的精神追求,即将归隐与修道完全等同起来的精神追求。其道教散文尽管大部分是应用文,但由于其与道士交谊深厚,且是以一个道教信徒的心态从事创作,所以不仅详细记载了元代道教各派的历史,而且颇能彰显元代道士的内在风神、儒士道士之间的情谊以及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所有这一切,均与元代特殊的宗教政策和族群政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张华对陆机甚为知赏,对其文学创作亦多批评,其中有句“才多”之评。张华“才多”之评切合陆机文学创作实际和文学理论主张,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张华自身的文学风格背景,且此评对后世陆机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5.
明末士林结社官场结党,为排斥异己互相倾轧,最后不惜阿附宦官结成“阉党”,上演了空前绝后的集体堕落的滑稽剧。从阮大铖的蜕变堕落个案分析明末士林的生存状态与群体品格,可以看出“以八股取士“这一国家体制所造就的假大空学风与虚伪矫情的士风,乃士林集体堕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阮籍《咏怀诗》第八十首和《悲回风》一样,是诗人的绝命诗。其从诗歌营造的肃杀悲凉的意境氛围、诗人对时间意识的自觉和生命价值的探寻及卓而不群、风神潇洒的“佳人”形象三个方面袭取屈原《悲回风》旨意,表达诗人人生失路、不知行将何之的惶惧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7.
镜象化是中国化史上一项独具个性的内容。其中《太平广记》的镜象故事就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化现象。本从“鸾鸟双鱼、阴阳和合——镜鸾与婚恋主题”,“耀通三界、光照天地——镜媒与神仙主题”,“镇邪去恶、降生吉祥——镜异与灵怪主题”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国言小说中镜象化的类型及其化意义,以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中国。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8.
近代警政的创建,作为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既适应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的要求,又符合了西方先进政治文明的导向。芜湖作为一个在安徽创办巡警最早的通商口岸城市,其近代警政的创建和发展,正是适应了城市开埠后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对此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丰富和深化对清末警政的认识。作为清末安徽权威的政治百科全书,《皖政辑要》详实地记录芜湖警政建设的历史进程,为我们对此的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史料。  相似文献   
69.
由于刘基的“天道论”具有系统性,再加上他“心性论”中的“性情关系”与“天道论”中的“理气关系”理路相近或一致,因此,刘基实可称得上是一位“思想家”或“哲学家”。  相似文献   
70.
孙锡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5):140-122
为深化对阮元《春秋左传注疏校勘记》的认识,运用历史学和文献学的相关知识,采用微观分析和宏观概括的方法,从背景、内容和特点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梳理和剖析。阮元不但从异文和讹误两个方面对《左传》及其注疏进行校勘,而且将其原因进行归纳;其中体现了阮元校勘《左传》及其注疏的三大特点:高度注视不同版本的利用,条理井然、善于归纳,不分门户、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