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51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834篇 |
科学研究 | 18篇 |
体育 | 19篇 |
综合类 | 39篇 |
文化理论 | 1篇 |
信息传播 | 4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121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71篇 |
2007年 | 76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田叔是西汉初从河北走出的官员。他廉洁奉公,严谨自律,有才干,更有操守,是一位名臣兼长者,其"官品"、"人品"都值得称道。司马迁称赞他秉守气节、忠诚耿直,崇尚道义、正直无私,尤其是在掌重权、任高官时能坚持真理、堂堂正正,不向歪风邪气屈服。在多重价值观并存的今天,此等品格很值得推重。 相似文献
62.
在《诗经》学史上,朱熹的《诗集传》与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是宋代新旧两派的名著,前者在后代拥有极多的所谓"拥朱派""述朱派"著作为作疏解,后者则有宋儒戴溪为之续作。从书名《续吕氏家塾读诗记》观之,戴书的写作目标不外是在为吕书进行补充、修订,或者是延伸的工作,于是,《续吕氏家塾读诗记》也就直接被归为旧派著作,是否真的如此,需要针对戴书的内容作实际的检视才行。 相似文献
63.
吴光正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5):20-29
元代文坛领袖虞集在阅读道经、服食丹药、参与科仪活动、交游道士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自己对道教的体悟,进而影响了自己的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并因此成为元代文坛与道教界关系最为密切的文人。其道教诗词不仅反映了其与道士的密切交游,而且揭示了儒士与道士共同的精神追求,即将归隐与修道完全等同起来的精神追求。其道教散文尽管大部分是应用文,但由于其与道士交谊深厚,且是以一个道教信徒的心态从事创作,所以不仅详细记载了元代道教各派的历史,而且颇能彰显元代道士的内在风神、儒士道士之间的情谊以及儒道互补的文化结构。所有这一切,均与元代特殊的宗教政策和族群政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曾毅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7):53-56
张华对陆机甚为知赏,对其文学创作亦多批评,其中有句“才多”之评。张华“才多”之评切合陆机文学创作实际和文学理论主张,有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张华自身的文学风格背景,且此评对后世陆机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5.
谢谦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6):62-67
明末士林结社官场结党,为排斥异己互相倾轧,最后不惜阿附宦官结成“阉党”,上演了空前绝后的集体堕落的滑稽剧。从阮大铖的蜕变堕落个案分析明末士林的生存状态与群体品格,可以看出“以八股取士“这一国家体制所造就的假大空学风与虚伪矫情的士风,乃士林集体堕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史国强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22(4):91-94
阮籍《咏怀诗》第八十首和《悲回风》一样,是诗人的绝命诗。其从诗歌营造的肃杀悲凉的意境氛围、诗人对时间意识的自觉和生命价值的探寻及卓而不群、风神潇洒的“佳人”形象三个方面袭取屈原《悲回风》旨意,表达诗人人生失路、不知行将何之的惶惧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67.
李艳茹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35-37
镜象化是中国化史上一项独具个性的内容。其中《太平广记》的镜象故事就较典型地体现了这一化现象。本从“鸾鸟双鱼、阴阳和合——镜鸾与婚恋主题”,“耀通三界、光照天地——镜媒与神仙主题”,“镇邪去恶、降生吉祥——镜异与灵怪主题”等几个方面,初步探讨了中国言小说中镜象化的类型及其化意义,以期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中国。言小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68.
穆键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08-111
近代警政的创建,作为清末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既适应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的要求,又符合了西方先进政治文明的导向。芜湖作为一个在安徽创办巡警最早的通商口岸城市,其近代警政的创建和发展,正是适应了城市开埠后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对此加以研究,有助于我们丰富和深化对清末警政的认识。作为清末安徽权威的政治百科全书,《皖政辑要》详实地记录芜湖警政建设的历史进程,为我们对此的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史料。 相似文献
69.
陈立骧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13-18,8
由于刘基的“天道论”具有系统性,再加上他“心性论”中的“性情关系”与“天道论”中的“理气关系”理路相近或一致,因此,刘基实可称得上是一位“思想家”或“哲学家”。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