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教育   7301篇
科学研究   33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31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93篇
  2014年   766篇
  2013年   564篇
  2012年   953篇
  2011年   862篇
  2010年   602篇
  2009年   525篇
  2008年   580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541篇
  2005年   384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63篇
  2002年   191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本从学翻译实践中阐述英语中“有标记搭配”的概念、特点及其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2.
语言是表达和标示思维的工具。思维和语言是相互作用的,思维对语言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语言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翻译过程是思维活动的过程,思维的共性是翻译的基础。人类思维不仅具有共性,同时也必然具有个性,即民族性。正是这种个性所形成的语言形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3.
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和勒弗菲尔(Andre Lefevere)将意识形态纳入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使两者相互关系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通过仔细分析著名翻译家林纾的译著,可明显感到其受到当时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和诗学的操控和影响,从而证实了勒菲弗尔操控理论的合理性,并运用该理论对林纾这位伟大的翻译家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954.
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历代所译佛经汇集成浩淼的中华经藏,在介绍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融入了中华文化的特质。汉代译经为中华佛藏之滥觞。汉代译师以安世高、支娄迦谶为代表,他们以尚质直译的风格译写佛经。梵文佛经的宗旨、语言风格与中国思维习惯、汉语表达方式之间的差异在这一草创时期得到充分表现,遂形成有别于后来的译经风格。虽魏晋以后被“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的新译所取代,这些经籍却是中印文化和平交流的见证。  相似文献   
955.
品牌的翻译在商品销售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拟从品牌的文化内涵入手,论述文化差异对中西方品牌语言的制约作用,然后分析品牌汉译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译名的最终落实.  相似文献   
956.
英语和汉语的结构和内涵各有特点,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也有较大差异,这会给学生的翻译行为带来负面影响。比较两种语言的不同,弄清两种文化的差异,有助于减少学生的翻译错误,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957.
从思维方式看中西翻译理论传统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对中西翻译理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西思维方式在悟性和理性、形象和抽象,历史和超前方面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和制约着中西翻译理论传统在研究方法上概括笼统与条分缕析、语言表述上含蓄与明了、论证形式上应用型与理论型、微观与宏观以及学科形态上保守单一和开放多元的差别。中西翻译理论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可以从中西哲学和社会文化思想的差异上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958.
广告翻译中语用失误之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告翻译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日渐成为从事语言研究及翻泽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例分析法,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广告翻译中语用失误现象,以期为广告翻译提供一些建议和途径。  相似文献   
959.
在翻译过程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表达习惯上的差异 ,翻译工作者有时必须改变原文的某些词语的词类或句子成分才能有效地传达出原文的准确意思。词类转换法就是常用的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960.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history teaching and related teacher education requires clarification of terminology as well as of underlying concept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since these levels are fundamentally intertwining. If these levels are addressed, both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do not only make cooperation possible, but promise valuable contributions to the clarification of such concepts on either side. Being the German counterpart to the viewpoint of Peter Seixas, this article both corroborates and adds to his reflections. Three complexes of theory and terminology are addressed: ‘Geschichtsbewusstsein’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with special regard to the concept of ‘Sinnbildung’ in Jörn Rüsen’s theory, the German focus on the concepts of source (‘Quelle’) compared to the Anglosaxon concept of ‘evidence’ and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ranslating Jörn Rüsen’s concept of ‘Triftigkeiten’ (plausibility) as a criterion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historical stat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