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沈曾植诗学的学术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诗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今人用现代分化独立的纯文学理论去理解它 ,往往失其真相。中国诗学的学术文化性格 ,同光体诗家沈曾植 ,或可谓知之最深。深入分析沈氏对于诗史嬗变与学术文化的关联 ,诗境创造与玄理儒佛 ,诗风“三关”等方面的种种认识 ,将有助于了解华夏学术的内在理路 ,重建诗学的文化认知 ,并丰富 2 0世纪中国诗学的总图景  相似文献   
12.
《李星沅日记》和《张集馨年谱》都是价值巨大的近世珍稀文献,1980年代点校出版以来引用甚多。点校所据的底本均为钞本,分藏北京与上海,都与瞿兑之有意想不到的巧妙联系。《李星沅日记》是瞿觉园、瞿兑之兄弟借阅传钞的。《张集馨年谱》是瞿兑之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李盛铎藏书”中抄录的,随后数次撰文介绍,引起沈云龙极大兴趣。1947年和1951年,瞿兑之先后向顾廷龙求售《张集馨年谱》和《李星沅日记》的钞本,均因价昂未果;1953年,钞本《李星沅日记》入藏上海合众图书馆;1955年,钞本《张集馨年谱》入藏中国科学院近代史所。瞿兑之特意传钞这两种“日记体”文献,既反映他在近代史中尤重道光朝的学术旨趣,也体现他的掌故学更注重官场和社会内幕等鲜活的制度、习惯与文化。两种钞本在1949年前后的流转,既表明迟至民国时期传钞仍是古籍保护传承的重要手段,也折射出剧变时代读书人和珍稀文献的曲折命运。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和莫言的创作对中国现当代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许多人眼中他们是两个极富个性又缺乏可比性的作家。但在他们建造的"湘西世界"与"高密东北乡"的小说神殿里有本质相同点--对人性自然自由的追求,对雄强生命力的推崇和张扬,以及站在民间价值立场上审视生活在故乡的生命。在文风上,两者各有千秋,沈从文抒情恬淡与莫言特有的铺排狂欢,在文学史上不能互相取代。  相似文献   
14.
沈虹光的作品风格朴素平实,细腻隽永。按照题材可以分为"小人物系列剧"、"革命战争题材剧"两大类。"小人物系列剧"中作者通过琐碎平常的生活场景还原了生活的原生态,塑造了"无我"、"自我"、"独我"三种不同的女性形象。其笔下的女性形象有真实可感的一面,但大都没有女性意识,一些"高大全"式的女性形象明显没有摆脱"十七年"时期官方意识形态的窠臼,而带有鲜明的政治意味和主旋律色彩。  相似文献   
15.
沈光文诗作中的遗民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光文是台湾的第一位诗人,也是台湾第一位遗民诗人,在他之后,徐孚远、王忠孝、卢若腾等一批明末文人先后渡海至台,开创了台湾遗民文学和乡愁文学的先河.明朝遗民的心态早已成为众多大陆学者研究的对象,作为"开启台湾文学第一人",沈光文在台湾也得到足够多的重视.然而,沈光文诗作中的遗民心态却较少有人关注,沈光文的思乡之作、诗作中频繁出现"饥"、"饿"二字等,都与他的遗民心态密切相关,可以说,抓住遗民心态这条线,就找到了读懂沈光文的钥匙.  相似文献   
16.
沈周的《东庄图》是以其好友吴宽的私人庄园——东庄为蓝本的。东庄是园林与村庄的典型结合,《东庄图》中处处具有江南园林的影子。沈周创作《东庄图》并非是对东庄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不拘泥于真山真水,融入想象的意境,显示出超乎东庄境外浓厚的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7.
“等待”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范式,作为原型反复出现在楚文学中,是集体无意识造就的活生生的经验。沈从文《边城》等小说和屈原的《湘君》、《湘夫人》中的“等待”意象是带有楚文化特色的原型意象,既有一脉相承性又各具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根据1934年回家探亲旅途所见所感写成的一篇散文。作者真实所见的湘西是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所呈现出的一种堕落趋势,但在作者的笔下着重表现的是诗意的人性美,这种美是建立在沈从文过去经验和经历基础上的想象和虚构,也是沈从文的审美理想,所以对它的摧毁和消亡怀着不易行诸笔墨的沉痛和隐忧。  相似文献   
19.
刘铭传继承了沈葆桢筹划台湾海防的思想:讲求武备,力主保台;善后筹划,防患于未然;依托大陆,台闽联防;派大员常驻。由于时代、形势的变法,刘铭传的海防思想又有所发展,一是入手点不同,二是布防的重点不同。  相似文献   
20.
在沈从文的著作中,有不少论及闻一多的文字,从中不仅可以发现沈从文对闻一多有独到而深入的认识,而且可以看出沈从文与闻一多在精神上的某些深层联系,并进而透视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生态与社会政治背景下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