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69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在湖南乡下的沈从文,在胡适的提携和帮助下,成长为一名大学教授和著名作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左翼作家的批判以及胡适对他的影响,沈从文不得不"搁笔"放弃文学创作,从事文博工作。但在"极左"思想影响下,胡适却始终是他挥之不去的政治尾巴。  相似文献   
32.
进入二十世纪,碑学成为书坛的主流,传统帖学开始走向边缘化,很少受到书家的关注。然而沈曾植却另辟蹊径,创出一种碑帖结合的书法风格。他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关于碑帖结合的书学理论。本文主要阐述了沈曾植的碑帖兼重、南北汇通、笔法、墨法等书学思想。  相似文献   
33.
《边城》在翠翠和傩送的爱情过程中营构出鱼、雨、声音、虎耳草等性意象,把爱情中的生理因素诗意地烘托出来。这是对中国叙事文学的一种贡献。  相似文献   
34.
本文通过沈氏后人的家谱及相关资料,基本理清了沈从文家世的脉络。论证了沈从文的祖先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两三千年之久,而且其祖先既不"可能是被发配到边疆的犯人",也不是"寒素之家",而是"宦留黔、楚"的官宦之后,并且曾"钱粮有半乡之誉"。另外还对沈思远做官之谜和沈宗嗣过继之谜也作了探讨和质疑。  相似文献   
35.
从文化心理角度看,《边城》中翠翠母女二人的爱情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性格上的悲剧,而人物性格中的弱处实际上也是作家自身性格弱处的一种不自觉的折射。在爱情悲剧的故事里,浸透了作家自身的生命体验与乡土文化体验,作家在爱情悲剧的故事里表现出了对于湘西文化的思考与忧虑。  相似文献   
36.
沈家本是中国法制近代化的第一人,他毕生从事法律实践和法学研究工作。他的法制思想中一定程度体现出人权观念,如平等思想、人身自由权和人的生命健康权等。虽然与现代的人权思想相比,沈家本对人权的理解显得很不成熟,但是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他的思想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37.
生活于清代中叶的沈复,深受以袁枚为代表的反传统、尊真情、求变革的新思潮的感召,用自己的真情与血泪谱写了一曲乐者知足的快乐乐章《浮生六记》。其中的《闺房记乐》所回荡着的夫妻间琴瑟相和、恩爱甜蜜的至诚至爱,平凡生活中自得其乐的闲情雅趣,崇尚性灵、展现真我的清音雅韵,不为世俗所包容的叛逆与抗争的种种乐章,尤为后世之人所叹服。  相似文献   
38.
张謇和沈云沛是甲午同科进士,他们有着10余年的交往与合作,曾共同谋划和推进陇海铁路东段的建设,为苏北地区近代区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民国后持续多年的"陇海铁路东段终点之争",是社会名流、地方公团力图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一次事件,对南通、连云港两地及整个苏北地区以后的发展影响深远。青岛收回主权后,张謇参与纷争之中,但已无力回天,而旧说"张、沈之争"并无依据。  相似文献   
39.
对现实的深刻焦虑和对理想人性的追寻并存于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中.焦虑使他不能不将作品的故事处理为悲剧的结局,将这座人性的小庙破毁;而追寻则使他竭力将“边城”理想化,使其成为具有中国乡土特色的伦理乌托邦.  相似文献   
40.
沈从文"特别"的经历,形成他独特的思想和气质。因此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作家们都热心政治作品的意识形态色彩愈来愈浓时,他却回避政治和权力干预,倚仗自然神灵,专注于"人性"的研究和描写。从审视民族、地域文化出发,自觉地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为此,他在作品中建构了城乡对峙的整体结构来批判现代文明在进入中国的初始阶段所显露的全部丑陋之处。作品的背后隐伏着作者很深的悲剧感。当今社会,存在有物欲横流的一面。在那里,灵魂扭曲,道德沦丧,人性泯灭。在此情况下,研究沈从文的"人性"确实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