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石杰的小说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她显然更倾向于把思想隐藏起来,以形象和意象替代,即为思想寻找"客观对应物",并让其自己去表现,去活动。而象征物的择取又始终服从于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因此,才有了思想与方法、内容与形式的合而为一。读石杰的小说,你既能感受到现实主义对生活的反映,也能体味到现代主义对人生的启示和想象。  相似文献   
52.
房义斌 《天中学刊》2011,26(6):58-61
学界历来认为讹夺石扇为贾雨村欺压良善的铁证,不假辨别地信以为真,对其人品大加挞伐,实属误会。讹夺石扇是平儿、贾琏合谋的谎言,是对纳妾鸳鸯事件的影射,并非贾琏挨打的真相。贾琏挨打的导火索是鸳鸯事件;远因是大不孝——无子。  相似文献   
53.
作为心仪的榜样,相隔百年的爱伦·坡的创作,为年轻的施蛰存树立了艺术追求的标尺,也给他提供了可供效仿并着意酿造的幽深意境和怪诞的风格。文章试图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具体从时空的设置、女性形象的构造和死亡的书写这三个方面展现、剖析两位作家小说的“恐惧”和“恐怖”的不同主题。从而可以认识到施蛰存比爱伦·坡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5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引人瞩目的乡土小说作家 ,师陀的作品力求超越特定的历史对象而提升为民族生存处境的概括和整体象征 ,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泛指化倾向。与一般乡土小说地域描写的具体性、清晰性不同 ,师陀有意淡化地方色彩 ,使作品的地域描写指向更广阔的空间 ,成为乡土中国的一个缩影。他常常稀释现实生活的原生态 ,忽略时代和社会的背景 ,反复讲述人生的各种悲剧性故事 ,突出生活中不变的阴暗与丑陋 ,引导读者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义。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师陀竭力寻找人物身上有普遍代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 ,往往通过一个人来表现一类人的特征 ,具有类型化的特点。在文体方面 ,师陀运用了简化和议论的手段来加强作品的所指 ,又用诗意和讽刺来补偿理念化的弱点  相似文献   
55.
明词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明词本身发展的三个阶段来具体分析,其每个阶段各具特点,各具风格,都有名垂词史的代表性人物,足见其成绩不可忽略;从发展传承的角度来看,其对唐宋词的继承、摹拟,对清词的影响,有着自己颇为特别的发展轨迹。因而,在诗词研究及文学史研究中,不可再忽视明词这一段了。  相似文献   
56.
纵观石天河六十年的文学创作,以“《星星》诗案”为转折点,经历了由“歌”到“哭”的转变,特别是后期创作更加显露人性的光辉。六十年来,他在文学的道路上默默地耕耘,在文学的暗夜中留下了珍贵的思想珠串.为一个时代的苦难提供了忠实的见证,为一代人的精神演义作了最好的注解,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老而弥坚、上下求索的高贵灵魂。  相似文献   
57.
石庞,安徽太湖人,清康熙年问难得的奇才。他不仅在诗、文、词曲、绘画、雕塑方面有很高造诣,对天文、地理、兵算也作过精深的研究。其《悟语》、《观物篇》二部语录体随感录,奇旬惊人,巧思绝世,是他思想的真实记录。他的文学创作,才情卓越,别具一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天外谈》所收诗文:“纤仄佻巧,堕入魔道”,“小有才而未读书”,是一种偏见,需加辨正。  相似文献   
58.
梅溪词的主体风格是奇秀清逸,具体体现在取象、字法句法和造境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9.
《异号类编》系史梦兰编纂的一部记录古人异名别号的类书。这部著作首创以类相从的体例,将美刺劝惩之意涵蕴其中;同时,对每一条目都寻根溯源、注明出处,引用书目数多达五百余种.这些异常丰富的资料,为后人提供了不少成语典故、民间俗语、风俗习尚的释义和源流,生动地展现了古人的行为风尚、意t趣追求,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相对“曹学”的提出,“罗学”经由杜贵晨先生首倡,并得到学界认可,看似偶然,也是考量诸多因素之后深思熟虑的结果。罗贯中参与了两部大书的创作,“罗学”研究与“三国学”、“水浒学”自成体系,且也关系密切;盖因所涉地域,“罗学”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可称得上“接地气”的专学;“施学”也有足称专学的必要,罗贯中与施耐庵枝蔓交错,“罗学”与“施学”不无关联,将曹、罗、施三学鼎立与紧随其后的“金学”共同构成与四大名著、四大奇书内外结合、主副相应的学术关系将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独特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